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14 高中常用文言句式与翻译.pdfVIP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14 高中常用文言句式与翻译.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14高中常用文言句式与翻译

1、何所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

物)是什么”。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

是什么。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的钱谋求的是什么?

2、何如

(1)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可译为“怎么样”。

(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比……怎么样”。

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①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

么样?”

②王以为何如其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

亲怎么样?

3、如……何、若……何、奈……何

都是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或某事的固定结构。其中“如”、“若”、“奈”是动词,

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意思;“何”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

中间插入的成分作“如”、“若”、“奈”的宾语。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

么办”。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凭你的力

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②虞兮虞兮奈

若何?(司马迁《项羽本纪》)译文:虞姬啊虞姬,对你怎么办?

1/14

4、然则

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①进亦

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入朝为官要担忧,退处

江湖也要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②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

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小国

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

以抵挡势力强的。

5、是以(以是)

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

此”、“是故”、“以故”。①此皆良实,智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

《出师表》)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

下。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

子前往而我竟没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会因为感到遗憾而再回来的。

6、有所……、无所……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

“有”或“无”的宾语。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

事、物)”

①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将军在外

(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国家。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

幸。(司马迁《鸿门宴》)译文:财物没有拿取的,妇女没有宠幸的。

7、有以……、无以……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可分别

2/14

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①臣乃得有以报太

子。(《荆轲刺秦王》)译文:我才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译文:所以不

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用来成为江海的(办

法)。

8、孰……孰与(若)……、与其……孰若……、与其……岂若……

(1)“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孰”指人时,

可译作“谁”,指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

(2)“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

字所代范围。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

一个”或“哪一件”

(3)……孰与(若)……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

“与……相比,谁(哪一样)……”。

(4)与其……孰若……与其……岂若……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

译为“与其……不如……”“与其……怎么赶得上”。

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

②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柳宗元《童区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名校真题共享】涵盖小学至研究生,科目齐全。提供历年真题、模拟试卷、解析答案及高频考点分析。拥有教育界资深团队,平均教龄超10年,深谙考试趋势。不仅限于数学、英语,还包括理化生、文史政及专业科目。附加个性化学习计划定制,助您高效备考。一键获取,提升成绩,我们是您升学路上的坚实后盾。欢迎各界学子访问交流,开启学霸模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