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人的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表现 3.关节疼痛 为关节炎所致, 常在发病之初出现, 亦有发病后1个月才出现者。 多发生于大关节如膝、腰、肩、髋等关节。 关节炎可分两类: 一类为感染性, 常累及一个关节; 另一类为反应性, 常为多关节炎。 疼痛性质初为游走性、针刺样疼痛, 以后疼痛固定在一些大关节。常因劳累或气候改变而加重。 布氏杆菌病 临床表现 布氏杆菌病 关节炎: 左侧关节炎,伴有发烧、不适及肌肉疼痛。 临床表现 4.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脑膜刺激症状、眼眶内痛和眼球胀痛。 神经痛: 腰骶神经、肋间神经、坐骨神经。 布氏杆菌病 临床表现 5.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布氏杆菌病 可发生睾丸炎、附睾炎, 而出现睾丸肿痛, 多为单侧, 前列腺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及子宫内膜炎。 可发生特异性乳腺炎, 表现为乳腺浸润性肿胀而无压痛。 有少数患者可发生肾炎、膀胱炎等。 临床表现 6. 乏力 布氏杆菌病 这一症状为全部病人所含有, 尤以慢性期患者为甚, 患者自觉疲乏无力, 能吃不爱动, 故有些人将此病称为“懒汉病”、“爬床病”。 临床表现 7. 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约半数患者可出现肝肿大和肝区疼痛。脾多为轻度肿大。 淋巴结肿大与感染方法相关, 经口感染者以颈部、咽后壁和颌下淋巴结肿大为主, 接触性传染者多发生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有时腹腔或胸腔淋巴结亦可受累。肿大淋巴结通常无显著疼痛, 可自行消散, 布氏杆菌病 亦有发生化脓, 破溃而形成瘘 管者。 临床表现 急性期布氏杆菌病患者经抗菌诊疗后, 约有10%以上复发。复发常发生于急性感染后数月, 亦有发生于诊疗后2年者。这可能是寄生于细胞内细菌, 逃脱了抗生素和宿主免疫功效清除。 布氏杆菌病 临床表现 (二) 慢性期 病程长于1年者为慢性期。 本期可由急性期没有合适诊疗发展而来, 也可无显著急性病史发觉时已为慢性。 关键表现为疲乏无力, 有固定或反复发作关节和肌肉疼痛, 可存在骨和关节器质性损害。 另外常有精神抑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布氏杆菌病 临床表现 布氏杆菌病 骨和关节器质性损害: 椎骨前缘被侵蚀。 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协改正删除,内容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谢谢。 布氏杆菌病人的护理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浪热, 是布氏杆菌所引发, 以长久发烧、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人畜共患传染病。 概述 ▲上世纪50-60年代, 中国(不含港澳台)人间布病严重流行, 汇报发病率超出1/10万; ▲70年代起疫情逐步下降, 到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 疫情得到基础控制; (1992年, 人、畜间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90年代中期起疫情连续快速上升, 人间布病成为汇报发病数上升速度最快传染病之一; * * 中国布病流行概况 * 2008年, 人间布病汇报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创历史新高, 全国共汇报病例27767例, 汇报发病率为2.15/10万。 2010年全国汇报病例数35043, 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2011年全国总汇报病例数42654, 比2010年上升7611例。病例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 病原学 布氏杆菌病 病原学 布氏杆菌是一组球杆状革兰阴性菌, 没有鞭毛, 不形成芽胞或荚膜。 布氏杆菌病 电镜下可见三层外膜: 外层为脂多醣 (LPS) 中层外膜蛋白 (OMP) 内层细胞质膜 同布氏杆菌毒力相关 病原学 布氏杆菌病 电镜下布氏杆菌 光镜下布氏杆菌 病原学 布氏菌属可分为6个种: 羊型菌、牛型菌、猪型菌、犬型菌、绵羊附睾型菌及沙林鼠型菌。 本菌属分型对临床和流行病学相关键意义。 羊种菌致病力最强, 感染后临床症状重。 布氏杆菌病 病原学 抵御力: 本菌属对紫外线、热和常见消毒剂敏感, 3%漂白粉数分钟内能杀灭。 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强, 在奶及乳制品、皮毛、冻肉等中能长时间生存(2个月以上)。 布氏杆菌病 流行病学 布氏杆菌病 流行病学 本病为全球性疾病。 中国关键流行于内蒙、吉林、黑龙江和新疆、 西藏等牧区。其她各省都有病例发生。 中国流行布氏菌属关键为羊型菌, 次为牛型菌, 猪型菌仅见于广西和广东部分地域。 多年来, 畜牧养殖业发展和未经检疫牛羊引入, 使在疫区才会发生布病展现多发态势。 布氏杆菌病 (一) 传染源 关键为病畜。包含绵羊、山羊、黄牛、水牛、奶牛及猪。 流行病学 布氏杆菌病 与人类相关传染源关键是羊、牛及猪, 其次是犬。人传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