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期末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救助

期末论文

——社工视角下的特困人员供养

社工视角下的特困人员供养

摘要:当今中国已经扎实地走好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路,取得了很不朽的成就,人民也日益幸福美满。但这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摆脱了贫困,个别农村甚至城市里,仍然存在着连温饱问题都不能很好解决的群体。其中,特困人员是最低层次的,生存保障都存在救助需要的一类,所以我决定从我国特困人员的现状、特困人员的定义、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的程序、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社工介入方式的思考五个方面来介绍。

关键词: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社工介入

一、我国特困人员的现状

中新网表示,5月8日民政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在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特困人员477.6万人。其中农村有446.5万人,城市31.1万人。[1]特困人员生活困难、无依无靠、无人照料,是困难群众中最困难、最脆弱的群体。近年来,民政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指导各地完善特困人员认定条件,规范特困人员认定,切实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取得积极成效。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紧紧围绕适当放宽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的目标要求,重点对《认定办法》的核心内容,即“三无”的认定条件涉及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完善。同时,对优化简化审核确认程序作了修改完善,进一步缩短了办理时限。

据悉,下一步,民政部将通过开展政策解读培训、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加强绩效评价等措施,指导各地认真抓好新修订《认定办法》的落实,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一个不漏地纳入救助供养范围,确保实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什么是特困人员

特困人员指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又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法履行义务能力的人员。

要更深刻认识特困人员,就要具体了解“三类群体”和“三无”认定范围。

三类群体: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这三类群体同时又要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三无”认定范围:

一是无劳动能力: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及以上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肢体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视为无劳动能力。(有的地方可能将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都纳入了范围)

二是无生活来源:收入总和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规定的(财产状况认定标准由地级市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部门制定,根据地区发展水平有所差异),视为无生活来源。另外,特困人员收入认定不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和高龄津贴等社会福利补贴。

三是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具备特困人员条件的;年满60周岁或者重度残疾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的;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的,视为无履行法定义务能力。

另外,特困人员中的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同时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和孤儿认定条件的,应当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不再认定为特困人员。

三、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怎么申请办理

1、向谁申请、怎样申请

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者他人代为提出申请。

2、要提供什么材料

申请人要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包括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劳动能力、生活来源、财产状况以及赡养、抚养、扶养情况的书面声明,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完整的承诺书,残疾人要提供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

其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申请还是比较严格的,很多需要救助的特困人员可能都不太了解。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社工提供外展服务,自己去主动发现潜在的特困人员。

四、特困人员供养包括什么内容

1、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包括供给粮油、副食品、生活用燃料、服装、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和零用钱,可以通过实物或者现金的方式予以保障。

2、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包括日常生活、住院期间的必要照料等基本服务。

3、提供疾病治疗。

全额资助参加本市社会医疗保险及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全额救助经社会医疗保险、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

4、办理丧葬事宜

特困人员死亡后的丧葬事宜,集中供养的由供养服务机构办理,分散供养的由街道办事处委托居民委员会或者其亲属办理。殡葬基本服务费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免除,其余必要的丧葬费用按照特困人员六个月基本生活供养标准从基本生活供养资

文档评论(0)

高校课程论文、函授、自考本、大专、本科论文,指导。 CAD、SOLIIWORKS工程建模。 ABAQUS、ROMAX有限元仿真模拟。(可进行工作站仿真模型跑数据)金相显微镜观测、红外显微镜观测、残余应力检测、轴承疲劳寿命实验、MTM摩擦磨损实验等检测和试验。 本人发表多篇SCI、EI、中文核心论文,授权多项专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