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的词类.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固”作副词,在古代汉语中义为“本来”“当然”或“坚决”、“肯定”,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孟子·许行》盖“盖”常放在句子开头,表示提示或推测性论断的语气,起引起下文的作用。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孝文本纪》第31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否定副词否定副词是对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进行否定的副词。不、弗、勿、毋、末、非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史记·苏秦张仪列传》)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秋水》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第3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否定副词“否”“否”的用法特殊。它不作谓语的修饰成分,而是与谓语并用,构成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表示否定的一面。例: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第3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表敬副词主要用来表示对人的尊敬。一般可分为尊人和自谦两类。(一)表示尊人:请、幸、谨、辱等。例如: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史记·滑稽列传》)第3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表谦副词(表示自谦)常用的有“窃”、“敢”、“忝”等,一般都含有“冒昧”、“私下”等义。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臣伏计之,大王奉高祖庙最宜称。《汉书·文帝纪》第35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介词一、概念介词一般是用来介绍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给句中的动词,以表示处所、时间、工具、原因等意义关系。二、常用介词选讲于、以第36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于(於、乎)“于”作为介词,甲骨文中已大量出现。介词“於”,在西周金文中才出现。“乎”上古音与“于”接近,用法也与之接近。(一)表示处所和时间可视情况译为“在”、“从”、“到”、“在……中”、“在……方面”等。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韩非子》第37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方面,可视情况译为“向”、“跟”、“对”等。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孟子·离娄下》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三)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第38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引进比较的对象。一般可译为“比”。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孟子·公孙丑上》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荀子·劝学》第39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以(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等,一般可译为“用”、“拿”、“凭”等。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荀子·王制》(2)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汉书·食货志》(3)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骞以郞应募使月氏。为匈奴所留,十余岁得还。《汉书·张骞传》(4)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柳子厚墓志铭》第40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节连词一、概念连词是在词、词组、分句、句、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它们之间各种关系的词。上古时期,开始形成的连词比较集中地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第41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常见连词选讲1、而(一)“而”字最早是一个名词《说文解字》:“而,颊毛也。”其本义当是表示人的胡须。耐古代一种刑罚第42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它是古代汉语中运用最广泛、最灵活的连词。(1)表示并列、顺承联系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左传·宣公四年》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2)表示偏正关系这种用法的“而”一般用在状语和动词谓语之间,表示一种修饰性的偏正关系。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孟子·尽心上》第43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44页,共4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