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的古诗词吟唱风格及演唱分析.doc

《钗头凤》的古诗词吟唱风格及演唱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钗头凤》的古诗词吟唱风格及演唱分析

一、《钗头凤》的创作背景以及歌词分析

《钗头凤·红酥手》大约于陆游三十岁左右创作,陆游与唐婉婚后感情恩爱,却因为母亲的不满被迫中途分离,这首诗词就是描述二人分离多年后,偶然于沈园重遇的动人场景。重逢时刻,眼前的佳人却已嫁与他人,一时间多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陆游惆怅不已,随即在沈园墙上题下了这一首动人心神的传世佳作《钗头凤·红酥手》,眼前故人、旧事、与眼前景致相融在一起,再加上悔恨交加的心情,更是描绘出一幅凄美悲切的情景。后唐琬也作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相答,抒发了两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作曲家周易原名周德明,是一位美籍华裔作曲家,1966年本科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扬琴专业,于改革开放后赴美留学,攻读作曲专业。周易先生的创作涉猎广泛,其中艺术歌曲格外受其青睐,虽不多产,但却都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周易先生的艺术歌曲以古诗词为题材,展现出其对传统文化深切的热爱,其中《钗头凤》、《再别康桥》、《春雨》等作品,直至今日仍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在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这首诗词中,陆游使用了一系列意境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柳、桃花、锦书”这几个意象描绘了诗人心中唐婉的美好、多姿,“宫墙柳”暗示了二人之间的距离,“桃花落”则反映出二人早已逝去的美好生活,只留下无尽的无奈和伤感。歌曲开头的“红酥手”代表着诗人对爱妻的眷恋,但后面的“东风恶”一词又将读者拉到另一种情绪中去,封建家庭的束缚和限制、母亲的阻挠、爱妻的别离,一系列情感汇聚在其中,对当下的不满和内心的悔恨更是跃然纸上。“春如旧、人空瘦”、“桃花落、闲池阁”更是写出了作者心中物是人非的悲凉。最后结束处的三个连续的“错”和“莫”,深深敲击了读者的心灵,再次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整首诗词中虽没有直接书写“悲痛”二字,但细细读来却令人不禁沉浸到作者的悔恨和伤痛。

二、《钗头凤》的吟唱风格分析

通常所说的诗词吟唱大致可以分为诵、唱、吟三个方面,诵即朗诵,是吟唱中的基础表现手法,要求字正腔圆,讲究抑扬顿挫,朗读者用自己的理解去诠释诗词的韵味,具有初步的音乐成分;而吟则是通过拉长声线,突出诗词中的意境,强调了诵读表现出来的情味,与音乐的结合也更加紧密;但是唱腔调用音符诠释歌词的意境,透过腔调的运用,将词情展现在声情之中且带有展示性成分,是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三者的合作,最后通过舞台展演感染观众。而用五线谱或简谱所记写的吟唱曲都有清晰的标注,在演唱的时候也被要求要遵循作曲家的意图,用旋律去体现古诗词独有的语言美、画面美和意境美[1]。吟与唱之间相互区别却又相互联系。首先,“吟”是即兴的且不会严格的依照乐谱进行的,且吟的旋律会根据不同词句上的字音和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唱”则需要严格地按照乐谱进行,且需按照既定的节奏,要最大程度地遵循作曲者的意图;其次,“吟”要求依字而行腔,不根据旋律音程的走向改变字的声调。而在“唱”中则是字依腔行。综上所述,“吟”的过程当中,字词地位更高于音乐,其目的在于更贴近诗词意思进行表达,更重视语言而非音乐。而“唱”更关注音乐旋律对于字词的意义表达,较少关注词义表达,更加重视音乐性。虽然“吟”与“唱”之间有着诸多的区别,但二者却在音乐性上产生了交集。不论是“吟”抑或是“唱”,都是对文学形象的强化,且语言与音乐本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本就能够相互结合。相比于过去传统吟诵中即兴发挥、节拍自由,如今按谱唱奏、节拍分明的音乐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而《钗头凤》一类的艺术歌曲以音乐为切入点,更具备着将传统自娱为主的吟唱,转化为开阔的表演模式的特点。

首先,古诗词的艺术歌曲包含了诗词语言的文学系和艺术性,在咬字发音上也具有古诗词吟唱的特点,通过鉴赏古诗词感知其情感基调,再通过发声位置、唱腔、换气、咬字等手段,配合口型、表情、神态、舞台表演设计,至此便能完整地感染听众,展现诗乐合璧的魅力。例如在《钗头凤》中开头句中“红酥手,黄縢酒。”,“腾”字上所写的旋律为七连音,这与古诗词吟唱中的拖腔有相通之处。拖腔表现了一种内在的情感和特定的境,将字慢咬缓发,使过程变长,收音晚,情感保持贯通。乐曲中更是有多处七连音,“宫墙柳”“欢情薄”等词句,在具有拖腔特点的演唱下意蕴悠长,更有古韵。

其次,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在使用美声的发声方法演唱有吟唱特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时,做好“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尤为重要。《钗头凤》一曲中,韵脚多次变化,为了更好表现歌曲的情感,体现歌曲的民族风格,在咬字上需咬紧字头,字腹饱满,收紧字尾。如歌词“一怀愁绪”中,在发“怀”字时可以延长其字腹,且恰巧与旋律中的两个音相对应,更体现出了古诗词的情味。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有其独特的审美意境,且格外注重词韵和音韵的表述,同西方音乐所追求的“写实”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