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艺术特征及演唱释义.doc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艺术特征及演唱释义.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艺术特征及演唱释义

古诗词《钗头凤》由南宋诗人陆游创作,主要讲述了他与前妻唐婉之间的爱情故事,陆游本为唐婉的表哥且二人自幼相识,因情投意合而结为夫妻,成婚后虽十分恩爱,但唐婉因无生育能力,一直无后,再加上陆母担心陆游前程因唐婉受阻,所以棒打鸳鸯,强行拆散二人,陆游听从母命被迫与之离婚。陆游在多年后重游沈园之时与唐婉相遇,然而此时唐婉已有丈夫陪同在侧,陆游的相思之情以及内心的苦痛在一时间涌上心头,有感而发的创作了这首《钗头凤?红酥手》并题于沈园的墙壁之上,而唐婉见之悲痛欲绝,随后便作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用于回应陆游,而歌曲《钗头凤》便是作曲家周易以陆游的这篇千古佳作为词并加以重新谱曲而得到的古诗词艺术歌曲。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艺术特征

(一)曲式结构

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的曲式结构相当简洁、其节奏型非常规整,恰好与陆游在诗句中想要表达出来的复杂情感相适应,而情感冲突的凸显以及作曲家对于平衡美的追求也使得整首作品的风格特点更为鲜明。

该作品的曲式结构为标准的一段式,全曲共有41个小节,其前奏较长,包括了11个小节,以a段(11~15小节)及b段(16~19小节)为主并进行重复再现(20~23小节、24~28小节)与扩展(29~32小节),而结尾则包括了半终止(33~35小节)以及终止(36~41小节)部分,其主调是为升c小调,作曲家在创作时以简单的西方和声小调来渲染歌曲的悲伤氛围,虽无复杂的创作技巧,但却能准确的表达出陆游的内心情感,其上阙与下阙共同构成了分节歌的形式,同音旋律使得歌曲的过度更加自然,而结尾部分的叠音设计则使得作品的感染力大大增加,这也使得这一古诗词艺术歌曲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二)旋律特点

前奏起到了渲染歌曲氛围的作用,作曲家的情绪则随着歌曲主体旋律的变化而推进,歌词中的“红酥手”将唐婉的把酒姿态形象的描述出来,配合上行小二度与下行小六度的跳跃来模仿一种叹息的感觉,进而以这种叹息式的旋律及生动的歌词来诠释陆游内心的真情实感,用于贴合其相思之情逐渐涌上心头的这一细微变化,而歌词“黄藤酒”中的“藤”字则采用了一字多音的创作手法,联合抽泣式的旋律线条以渲染音乐氛围,且七连音的灵活应用也使得单字的节奏时长被明显拉长,使得旋律的悲剧性色彩更为鲜明,随后以第14小节的下跳六级音来体现陆游的愁苦心境。就“满城春色宫墙柳”一句而言,陆游以“春色”来凸显一种明亮、艳丽的色彩,恰好与其内心的愁苦与相思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主要体现在时值为两拍的“宫”字之上,同时又以七连音的创作手法对应了“墙”字,看似是对沈园春色的详细描写,实际上是写陆游故地重游而触景生情,旋律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突出陆游的内心情感。

第19~23小节重点突出了沈园春景带给陆游的无限遐想,以“东风恶”一句来表达陆游因其母拆散大好姻缘而产生的痛苦及不满之情,其音乐素材及主体动机类似于之前出现过的叹息式旋律,同样以下行的六度音程来凸显陆游内心的悲伤与无奈,与歌词内容非常贴切。第24~28小节为b1段,以前面的4个小节为第一乐句又扩展至6小节一乐句,对应的歌词部分其情绪表达相对稳定,第26小节中的“离”字由四级音变为五级音,在导入第27小节后便进行了延长处理,六连音的设计加之时值上的拉长也使得歌曲的旋律色彩更为丰富。第29~32小节是主题旋律的拓展部分,歌词“一杯愁绪”中“一”字出现了一个变化音,用于模拟一种抽泣与呜咽之感并突出一种悲伤与愁苦的情绪。

半休止部分之中连续出现了三个“错”字,将陆游的悔恨与无奈之感层层递进,而连续下行的旋律仿佛是陆游内心的一次又一次设问,且每一个“错”字的后面都连接着一个八分休止符,这与语气上的变化非常契合,而这种自问自答恰好说明了陆游内心情感的变化并给听众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终止部分即第36~41小节,其重点在于三个“莫”字的旋律部分,前两个的后面连接着八分休止符而最后一个则采用了八拍延长的处理,进而在无奈的叹息声中结束了全曲。

(三)伴奏织体

前奏部分的占比较大,实际上为两个并列句,前一句中的双手伴奏为“三对四”,这种不规整的对位随右手旋律下行而半终止于五级音,形成的叹息式音调恰好烘托一种凄苦的音乐氛围,这与陆游的多年愁思非常贴切。后一句中的双手伴奏为“五对四”,这一不规则的对位并未改变旋律音,只是在节奏方面变得更为紧凑,层层递进的钢琴伴奏与越发浓郁的情感表达相适应,且后一句中的旋律扩展以及音调转变也为整首作品的旋律进行拉开了帷幕,而伴奏织体中蕴含的音乐情绪也恰好与第一句中的“红酥手”相互呼应。

作曲家希望以分解和弦的灵活应用来尽可能的弥补长音旋律的缺失,以此突出悲伤及无奈的情感基调并烘托凄苦与相思的音乐氛围,左手部分的八度低音不仅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同时还推动了故事的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