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艺术歌曲与诗歌共同的情感体现——以《钗头凤》为例.doc

古诗词艺术歌曲与诗歌共同的情感体现——以《钗头凤》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艺术歌曲与诗歌共同的情感体现——以《钗头凤》为例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简介

20世纪初,我国就开始学习西方音乐创作的手法和曲调,从此艺术歌曲被广泛创作和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与现代音乐创作技巧相结合的产物。艺术歌曲《钗头凤》是古诗词独唱曲的代表作品,它的歌词是由南宋著名诗人兼“辛派词人”陆游所著。原诗的内容主要表现的是陆游与他的爱妻唐婉婚后恩爱,现实中却被陆母阻挠,以致于唐婉再嫁。几年后,他们二人在旧地沈园相遇后,陆游感触生情,借酒在沈园墙壁上写下了这首诗词,具有悲剧性的色彩。后有作曲家周易为之谱曲演唱,使它成为古典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代表作品之一。

二、艺术特征

《钗头凤》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神、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和现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特征。歌词具有较高的文学性,结构短小规整,演唱者需要对其进行深度的理解,与音乐内涵融合在一起。该作品的钢琴伴奏具有较高的地位,需要与声乐演唱相互配合,不仅要突出自身的音乐表现力,而且要起到烘托歌曲的情感的作用。歌曲旋律性强,演唱规矩,意境深远,是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声乐教学的重要曲目之一。

三、艺术歌曲《钗头凤》的文学性与音乐性

(一)文学性体现

在古代,诗和乐是分不开的,在原始社会,诗歌、音乐、舞蹈是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它的文学体式,而音乐也遵寻一定的创作原则。诗歌有固定的韵律节奏、词格、句式、段落,结构鲜明,凝练生动。音乐有节奏、旋律、音色、力度、曲调等。诗词的韵律格式与音乐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但是二者有着共同的情感体现。音乐是二者相结合下产生的情感。艺术歌曲《钗头凤》的歌词具有很高的文学内涵,歌词简洁凝练,每一个字和词都具有独特的韵味,每一段表现的意境和情感是不同的,作者刻画出了人物内心细腻的情感变化。首先,陆游诗人借物抒情。其中,运用了“柳、桃花、锦书”这些具有意境的词来表现多姿的妙龄少女唐婉。用“宫墙柳”来表现他们二人之间的距离,“桃花落”来暗示二人曾经甜蜜的生活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了无尽的无奈与惋惜。其次,以景代情,寓意深刻,首句“红酥手”描述了唐婉年轻时的美丽,来表现当年对爱妻的爱恋之情。“东风恶”一词又瞬间把人带入了另一种情境中,封建势力及母亲的阻挠,导致与爱妻的离别。作者的情绪发生了转折,这时候是不满当下,内心也充满痛恨和悔恨的一种情感。词中并没有用多悲伤的词来形容,只用了“透”这一个字来形容唐婉内心的眼泪与痛苦。“春如旧,人空瘦”“桃花落,闲池阁”再次写出了陆游再见唐婉的怜惜之情,体现出了物是人非的悲凉情景。最后结束的“错”“莫”连续三次唱出,紧扣人的内心,表现了内心的凄凉,呼应了这首词的主题思想。

(二)音乐性体现

该作品是典型的一段式曲式结构,结构方整简单。整个乐曲在b小调上陈述,速度舒缓,3/4拍与2/4拍相结合,舒缓的速度为歌曲的情绪做了铺垫。乐曲的前奏部分(1-10小节)钢琴伴奏右手运用了明亮的三连音、五连音与左手低沉的低八度旋律配合,为整首作品悲伤、凄凉的意境作了铺垫。主旋律部分a+a1乐句(11-18小节)旋律在中高音区,演唱旋律在这句结束时加入了七连音,烘托了陆游对唐婉的爱与欣赏。b+b1乐句(19-32)借鉴了前八个小节的旋律特征,但是歌曲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从前一句的美好走进了现实生活不能在一起悲痛的情绪。尾声部分(29-41)强调再现了b乐句,同时进入了歌曲的结束部分,“错、错、错”与反复句“莫、莫、莫”后面八分休止的运用再一次点到作者内心的悲痛,给演唱者与听众留下了遐想,结束全曲。通过对曲式结构的了解,可以看到唱词与音乐旋律的结合比较紧密,旋律平缓,娓娓道来,“藤、空墙、情、池、离、难”七连音的使用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也体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创作特点。从作品的曲式结构可以看出,整首歌曲的歌词与旋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演唱有着严格的换气口,不能随便换气,打破歌词和旋律的韵律。其次,还应该把握歌曲的情绪,歌词虽然短小,曲式也为一段式,但是每一句表达的情绪是不同的,下文将从文学特征-唱词和音乐特征-声腔来进行探讨。

(三)唱词与音乐共同的情感体现

《钗头凤》这首词用了三言和七言两种句式,篇幅短小,分为上阙与下阙,上下阙又分为上下两片。音乐中上下阙为一段。这两段唱词格式和句法字数是一定的。音乐要达到情感体验的高度,首先要做到唱词中的韵律与音乐的统一。第一段与第二段诗词的词格形式是相同的,上片是3+3+4+3,下片是3+3+4+4+3。这种诗词的词格形式,为音乐演唱提供了划分句子、段落,换气的地方,每句唱词具有一定的节奏。音乐中第一段结束部分的三个“错”和第二段的三个“莫”,演唱当中这三个字要有停顿感和语气感,每一个字的声音位置要统一,同时又要加深悲痛与惋惜的情感。所以音乐当中打破了原有词格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