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夜曲》中的“陌生化”叙事效果.doc

论《小夜曲》中的“陌生化”叙事效果.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小夜曲》中的“陌生化”叙事效果

石黑一雄(KazuoIshiguro,1954.11)是著名的日裔英籍小说家。石黑一雄自步入文坛以来获得布克奖等多项荣誉。2009年,石黑一雄推出首部短篇小说故事集:《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随即引起广泛关注。该书维持了石黑一雄一贯的第一人称叙述风格,但较之前的长篇小说而言,风格更为多样化,更好地显示出石黑一雄驾驭文字的杰出能力。石黑一雄曾将这本短篇集比喻为一张唱片,每个故事都是一首独立而完整的歌曲,但合起来却又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部完整的乐章。与书同名的第四个故事《小夜曲》便可视为其中的“主打歌”。石黑一雄的小说之所如此地为大众所喜爱,正是因为他能够从对平凡事物的叙述中营造出“陌生化”的效果,使那些读来简单的文字,散发出令人欲罢不能的吸引力。论文以“陌生化”为研究视角,对《小夜曲》中的“陌生化”叙事效果进行阐释。

一、“陌生化”与情节的解码延迟

“解码延迟”最早由英国小说批评家伊恩·瓦特提出,他在对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进行评述时指出,作者在对主要情节或人物进行叙述的时候,对新出现的事物不予命名或是刻意忽视,一段时间之后再就该事物给出相关解释,这种解码延迟的写作技巧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产生疑惑感和新奇感,并下意识地跟随作者的思维轨迹,在悬念得到解决的时候产生一种“亢奋性”,达到心理上与审美上的双重满足。“陌生化以审美欣赏中的惊奇和惊异感为前提”[1](P61-66),运用解码延迟写作手法所营造出的惊奇感正是“陌生化”所追求达到的效果。这种对读者惊奇感的唤醒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不断在心里对文本进行分析和揣测,在让人觉得新奇的同时也令人回味无穷。这种“陌生化”的叙述方式早期通常运用在侦探解密类的小说作品中,但是现在也被渐渐引入到其他题材的作品中。通过研读石黑一雄的作品,可以清晰地发现这种解码延迟的写作方式频繁出现。

“两天前,琳迪·加德纳还住在我的隔壁”[2](P133)。《小夜曲》开篇第一句就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没有读过《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里第一个故事《伤心情歌手》的读者会对文中出现的第一个名字“琳迪·加德纳”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读过的读者很快就能意识到这个“琳迪·加德纳”就是之前为了丈夫音乐前途而不得不与之分手的那个充满魅力的美国女人,读者在明白了这点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多疑惑:这个琳迪与第一个故事中的琳迪是同一人吗?如果是,为何这个大明星的前妻会住在“我”的隔壁?为何要强调时间是两天前?“我”到底是谁?但是就在读者对“我”的身份以及“我”与琳迪之间的关系困惑不解的时候,第一段后半段到第二段,“我”在不透漏姓名的情况下开始介绍自己,“我”并不是一个名人,恰恰相反,“在现实生活中——在我像现在这样把整张脸都缠上绷带之前——我只是一个打零工的萨克斯手……”[2](P133),这句描述再次制造了一个悬念:我为何会在脸上缠满绷带?因为弄不明白这一点,接下来提到的琳迪也满脸绷带、鲍里斯医生的言行同样让人摸不着头脑。在小说的一开头,作者便营造出了多个悬念,一个不知姓甚名谁的主角,四个新人物的名字,其中两个与主角关系明确,两个不明确。直到第五段出现了“整容”二字才让读者恍然大悟,原来鲍里斯医生其实是个整容医师,主角与琳迪均在他手上接受了整容手术,而两人缠满绷带在豪华酒店住隔壁也是因为术后恢复需要。读者知道“我”的名字叫“史蒂夫”,也是到了第八段才从经纪人的随口回答中得知。通过这种延迟解码的表达方式,读者的好奇心被文中一个接一个的谜团和一个接一个的谜底紧紧抓住,使读者能保持对作品的新鲜感,给读者更加新奇的阅读体验,延长读者对文字所带来乐趣的观感享受,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二、“陌生化”与传神的细节描写

“对细节的详细描写可以使事物常见的比例变形”[3](P123-130),“陌生化”效果就是对人们熟知常识的扭曲和变形,使人们在阅读时产生一种新鲜感。通过对熟悉事物做出与常识相悖的阐释,能够给读者带来更为强烈的刺激。《小夜曲》中对细节的刻画和处理,都带着“陌生化”的感觉。比如,在第一小节第二段中“我”为了练习萨克斯将最小的房间改造成练习室,“说是房间,其实也不过就一个厕所那么大……就会笑着说,我像是要去厕所……”[2](P134)通过这些直观的细节描写,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描绘出练习室大致的轮廓:空间狭小,密不透风,条件简陋,环境恶劣。与此同时,读者也会对练习室被称作“厕所”的比喻感觉新奇不已,因为音乐练习室一般而言是整洁而高贵的,里面承载着艺术家的音乐梦想与辛勤汗水;而厕所却是肮脏而低俗的,人们提到厕所只会觉得脏臭和污秽。这样两相对比造成的高低落差一方面使读者感到诧异,另一方面也使读者感到新奇。“陌生化”的技巧就是让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让普通的形式变得特殊,使一件平淡无奇、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