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舒伯特的《小夜曲》看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doc

从舒伯特的《小夜曲》看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舒伯特的《小夜曲》看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摘要]舒伯特是欧洲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是早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形式多样,他在短短31年的时间里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及其他许多作品,这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艺术歌曲,我们选取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夜曲》来探讨其整个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关键词]舒伯特;《小夜曲》;浪漫主义;音乐特点

一、作者简介

弗朗兹-彼得·舒伯特(1797.1.31-1828.11.19),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终其一生都在与穷困捉迷藏,不幸的是,穷困总能找到他,作为一个职业作曲家,却没有钢琴,要出席正式场合,却连一件像样的外套和一双成对的袜子都找不到,居无定所,生活没有保障,但他却从没有放弃写作,从来没有,因为他是为音乐而生的,如果哪一天停止了创作,那么他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回顾舒伯特的一生,他早年的资料很少,我们只知道他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父亲对他期望很高,亲自教他钢琴、小提琴和作曲,后来他考入皇家神学院唱诗班(即现在维也纳少年合唱团的前身)。唱诗班当年只招收两名高声部团员,而他当之无愧的入选了。所以舒伯特首先是一位拥有甜美女高音嗓音的唱诗班男童,一位懂得歌唱的艺术家,其次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和音乐家。

他的音乐天赋在神学院开始展露头角,院长亲自教授他音乐,后来他又得到了一位更加富有传奇色彩的老师的指点,他就是莫扎特的竞争对手、贝多芬和李斯特的老师——萨里埃里,虽然这两位老师并没有给他什么特殊的指点。他只在这个世界上度过了短短31年的时间就过早的离开了我们,即使他活到80高龄,我依然会说这个世界因他的离去而丧失了无法估量的财富,他的逝去是任何的财富都无法弥补的。

贝多芬曾评价他道:“舒伯特的作品中的确闪烁着神圣灵感的火花”,他没有受过专业的学院派音乐教育,可以说他的音乐才华完全来自家庭的熏陶和自己的天赋,当然也离不开他后天的努力,所有的这一切造就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舒伯特,一个天才的音乐家。我相信音乐是不能教授的,他只能发自人的内心,如果心中有音乐,那么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它记录下来,然后演奏它,欣赏它;如果心中没有音乐,即使找再高明的老师也无济于事,不会有多么显著的改观,如果有,也只是表面肤浅和掩人耳目的东西。而舒伯特幸运的拥有这一切,这是任何的乐匠和庸俗的乐工所羡慕嫉妒不来的。

二、《小夜曲》作品分析

舒伯特的音乐清楚的体现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特点,形式严谨、完整而匀称。他运用的音乐语言十分淳朴,明白易懂。另一方面舒伯特的气质又不属于古典主义音乐的范畴,他和同一时期其他音乐家的创作思想存在明显的不同。《小夜曲》是舒伯特声乐套曲《天鹅之歌》中最为著名的一首作品,在声乐套曲《天鹅之歌》里,舒伯特用德国诗人海涅、赛德尔、雷尔斯塔布的诗谱成十四首歌。《天鹅之歌》这个名字,是引用天鹅在临死之前,必唱动听的歌这个民间传说,来比喻这是作曲家舒伯特死前的绝笔。所以,用它作为书名是很有意味的。这十四首歌彼此之间并没有联系,《小夜曲》是其中的第四首,它是舒伯特于1828年用雷尔斯塔布的诗谱写而成。

歌曲为二部曲式,大小调交替发展。第一段d小调旋律轻盈婉转,情绪柔和明朗,模仿吉它的伴奏,表现一位青年向心爱的姑娘倾诉爱慕之情。三连音的运用以及舒缓的节奏使乐曲传达出一种自由、浪漫的气息。不难听出,这里的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营造出静谧的意境,仿佛为人们描绘出在一个月光柔柔的夜晚,小伙子抱着吉他在心爱的姑娘窗下弹琴,希望心爱的姑娘能够听到他内心呼唤的温馨画面。

第一段歌词是对四周幽静环境的描绘。接着是8小节抒情而宁谧的间奏。则是对歌声的呼应,是主人公热切的期盼姑娘的回音。

第二段中部转D大调,运用了变化音,调性的变化使感情变得激动,层层递进,好像一位绅士热切,急切的盼望着姑娘的回音。

尾声的旋律和节奏加入了新的因素。随着以D大调为主,带有大小调综合倾向的结束句由强渐弱,仿似爱情的歌声在优美、恬静的夜色中渐渐远去。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表明自己炽热的内心,期盼渴望得到幸福、甜蜜的爱情,三个长音结束,营造出静谧、安详而幸福的氛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从《小夜曲》这首作品当中,我们不难看出舒伯特对这首曲子歌词的把握以及他内心深处蕴含着的那似水般的细腻的柔情。作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舒伯特用其短暂而痛苦的一生为我们抒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旋律。他的柔情和海顿的幽默、莫扎特的纯洁、贝多芬的崇高,构成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全部的荣光。

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歌曲中那淳朴的音乐语言,更接近于民歌,他挖掘了大量德奥民歌的素材,有人说他的《小夜曲》是一首悲歌,其实歌曲最后转到D大调揭示了舒伯特对生活和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