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贝尔middot;布烈松mdash;mdash;电影艺术摘记.pdf中国的这么一部经典名著,被这些个蛀虫弄得中国人都不知道怎么看书了,难道所有中国人一辈子只能埋头看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东西吗?中国还发展不了?我的意思是,国家必须有个权威部门定一部红楼梦为真的(管他是不是真的),以便大部分读书人读过了也能一起交流,否则每个人看的不一样,理解的人物性格不一样。这些个东西就让那些无聊之人去慢慢琢磨吧。真想问下这些人的亲人,我倒现在都没读过红楼梦,狗咬刺猬,无从下嘴啊
维普资讯
责任编辑:单万里 (特约)
刘桂清
主持人导语
为什 么研 究布莱松?
在消费主 义横行的时代,世界电影的 “流行色”是好莱坞式的视觉刺激和奇观幻景。苦苦探索人类 内心世界的罗贝
尔 t布莱松是绝对的 “异类”。即使在 以追求个性 自诩的法国艺术 电影 中,他也是孤独的探索者。
布莱松是吟咏人类苦难的诗人。苦难是人类默默挣扎的隐喻。在欲望的驱使下,人备受折磨,罪愆与疏失则是人生
的必然插 曲,是人类难以逾越的苦难历程中的驿站。从 1945年 《布劳涅森林的妇人》,到 1950年 《乡村牧师 日记》,到
1983年痛斥拜物主义的收山之作 《金钱》,布莱松影片中的人物永远在灵魂深处接受苦难的挑战,无论是死囚、扒手和
罪人,还是圣女贞德和法官。受苦受难不是忍受折磨,而是不甘屈服命运。布莱松说 ,没有献身精神,不抛弃利己主义,
人的灵魂就不得安宁。他在主人公身上寻找赎罪的希望,从而,拯救人的灵魂成为布莱松影片的主题。
布莱松的电影语言严酷冷峻,充满哥特式的苦行主义色彩 ,既无布努艾尔的嘲讽和幽默,亦无伯格 曼的苦涩与同情 。
影片舍弃 了激情和戏剧性元素。无情节的故事中凝聚 了无数细小事件。外部世界的元素和故事的发展都是虚设的背景,几
近空荡的环境描写凸显了精神的内容。在不同寻常的空空荡荡的世界中,无灵性的光秃秃物件获得明显可感的时间维度 ,
如一潭死水般凝滞的时间渲染 了恼人的空虚感。布莱松的影片是纯粹派艺术的绝唱。
他的影片常常运用特殊的修辞手段——重复。反复再三而全无修饰的沉闷细节、令人压抑的单调感和重复手法产生
的仪式感,强化 了物 象与精神的联 系。所 以,苏珊 、桑塔格说:布莱松的影片呈现 了 “灵魂的实体”。
为什么研究布莱松?因为 “布莱松之于法国电影犹如莫扎特之于奥地利音乐,陀斯妥耶夫斯基之于俄 国文学”(让
一 吕克t戈达尔语)。因为电影 的花花世界应 当留下思考的空间。因为健全的电影意识需要充分认识探索人性的另类 电影。
崔君衍 (中国电影出版社 总编辑)
(){疆}e0 了羲黼0秘盎耩yCINEMA67
维普资讯
▲
电影艺术摘记
(法)罗贝尔 ·布莱松
单万里 杨红鹂 译
[译者前言】谈布莱松 ,不可不论他的 《电影艺术摘记》。这本凝聚着作者20多年心血与智慧的著作,犹如一
本圣哲箴言,启迪着众多的电影艺术工作者。原作最初出版于1975年,后来再三印制,并被译成多种文字,遗
憾的是我国尚未有完整的中文译本。在纪念布莱松逝世周年之际,我们将这本不足两万言的著作全部译出 (根
据法 国加利玛 出版社2000年 的重 印本翻译)。
该书原名 “Notessurlecin6matographe”,以前 曾有 “电影札记” “电影笔记”. “电影摘记”等多种
中文译名,这里译作 “电影艺术摘记”原因有二:(1)布莱松将 自己从事的第七艺术实践称为 c“in6matograohe”
(姑且译作 “电影艺术”或 “电影术”),以男lJ于一般所说的 “cin ma”(电影),于是他的语汇中经常出现 “电
影 (艺)术的影片” (film de cin6matographe) “电影 的影 片” (film de cin6ma)等说法。布莱松极力
反对以戏剧手法拍摄的电影,将之称作 “以照相方式复制的戏剧”或 “拍照的戏剧”,在本书中经常将它们与电
影 当作 同类加 以批判。与此相关,他还将 自己影片中的人物扮演者称为 “modele,本义为 “模特 儿 或 “模
型”,以别于通常所说的 “acteur”(演员),译文中作 “人物模型”(台湾译作 “人模”)。(2) “n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