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考古资料]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pdfVIP

[地理考古资料]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 福建省博物馆 目 次 一、前言 五、文化遗物 二、地层堆积 六、自然遗物 三、遗迹 七、结语 四、墓葬 一、前言 闽侯昙石山,居于闽江下游,距福州 22 公里,是一个高出江面约 20 余米的长形山岗, 周围为闽江冲积地(图一)。 图一 昙石山遗址地形和发掘坑位图 从 1954 至 1963 年,我们曾先后对这处遗址做过五次发掘。本报告是第六次发掘。发掘 18 工作,从 1964 年 9 月 11 日至 1965 年 8 月 5 日止,历时将近一年。发掘工作由原福建省文 物管理委员会主持,工作人员除本单位同志外,还有厦门大学历史系五位同志。 发掘地点是前五次发掘处的南部边缘地带。由于地势顺利,地面坑洼不平等原因,探方 (沟)大小不一。根据遗迹表露的现象,分三个发掘点。第一发掘点在南部,开七个探方(T114、 115、117—121),发掘面积共 200 平方米。第二发掘点在第一发掘点的东北边,开十个探方 (T122—131),发掘面积 250 平方。第三发掘点在第一发掘点的北边,开三个探方(T132 —r134)和一条探沟(T116)、发掘面积 63 平方米。三个发掘点的发掘总面积共 513 平方米 (其中第二发掘的 T127、T128 两个探方,因文化层全遭破坏,未发掘)。从地势来说,第三 地点最高,第一地点最低。最低处约在现存地面(以 T132为准)以下 7 米左右。 这次发掘,发现的遗迹有灰坑五十九个,火塘二个、烧坑和穴址各一处,墓葬三十二座。 基本弄清文化堆积叠压关系:从墓葬的打破关系及其随葬品,对认识昙石山遗址的文化性质 和年代等问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地层堆积 三个发掘点,在未发掘前都已遭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破坏,一般在表土或扰乱土的下面就是 上层文化堆积。上层堆积距地表深约 0.5—0.9 米,一般厚度在 0.5 米左右。为坚硬的灰土 和黄灰土,含少量的烧土和炭屑,但保存面积极小,基本上都遭到破坏。在 T116 南端发现 灰坑一个直径 1.8、深0.6 米,坑内皆是蛤蜊壳,伴出大型容器的橙黄陶破片甚多。本层出 土不少石器、骨器、陶纺轮、陶网坠、残陶等,陶片以硬陶为主。中层保存较好,普遍存在 于遗址的各个部分。这层几乎都是蛤蜊壳堆积,一般厚约1 米左右,最厚处达 1.5米。出土 遗物较丰富,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其中石铖和石镰为上层所未见。陶片以粗砂绳 纹和灰磨光陶为最多。保存下来的遗迹也较多,有火塘、烧坑、红烧土层等,还发现灰坑 41 个,墓葬17 座。另外,还有两条很清楚的墙壁,残高约 0.15、残长约6、宽 2.5 米,它 很可能是一个半穴式的居址。下层是很坚硬的黄褐色沙土,有的偶而含少许腐烂的蛤蜊壳, 有的仅存痕迹。这层的分布很不均匀 、有地方无此堆积层,文化遗物很稀少,堆积也较薄, 一般厚约 0.2—0.4 米。出土遗物有石 、石链、石环、陶纺轮、陶碗、骨锥、蚌刀等,陶片 以细砂红陶为最多。在此层内发现灰坑 2 个,墓葬 15 座。 下层和中层的 32 座墓葬,层位比较清楚,而且还有相互打破和叠压的关系,对判断墓 葬的相对年代是很有意义的。 为了一进阐明地层堆积情况,现以 T114 西壁为例,说明如下(图二): 图二 T114西壁剖面图 表土与扰乱层,厚 0.2

文档评论(0)

m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411600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