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基础.doc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拿学基础.doc

推拿学基础 马楚虹 第一部分 推拿按摩简史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等,至今在我国很多地区还沿用按摩这一名称。推拿疗法是医者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它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不断认识、发展和充实起来的一门学科。推拿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是祖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医疗方法,可以说它与人类的历史同样悠久,劳动不仅创造了人,也创造了推拿术。原始人类在采集和狩猎时,要经常爬山、攀树,有时还要与野兽格斗,部落之间也会发生战争,这样就难免发生创伤,另外由于工具简单,劳动强度大,日久容易发生劳损。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衣食不保,故腰腿痹痛、胃肠病等经常发生。为了减轻疼痛,原始人类便本能地用手去抚摩患部,这种抚摩动作常常能使病痛减轻,甚至消失,经过如此长期的反复实践,原始人逐渐认识到按摩能解除病痛,于是就产生了原始的推拿术。 随着人类的进化,经验的积累,远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按摩疗法就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当时民间医生扁鹊运用按摩、针炙,成功地抢救了尸厥患者。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了按摩可以治疗痹症、痿症、口眼歪斜和胃痛等多种疾病,如《素问·血气形志篇》中记有:“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指出了经络不通,气血不畅,人体某个部位就会出现麻痹不仁的症状,在治疗上宜用按摩手法。《黄帝内经》中还介绍了有关按摩的工具,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说:“员铖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提铖者,锋如黍栗之锐,主按脉勿陷,以其致气。”“员针”、“提针”是两种按摩工具,可见那时按摩和针炙的关系较为密切,常常结合使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的《黄帝歧伯按摩十卷》成书于秦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内经》和《黄帝歧伯按摩十卷》确立了按摩在祖国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古代按摩与导引是治疗骨关节软组织损伤的重要手段。《素向·异法方宜论》所述的中央即我国中部地区,可见按摩疗法最早发源于中部地区。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经有关于“膏摩”的记载,由此可见,我国在秦汉以前,推拿疗法已被普遍应用。 魏晋时期,按摩疗法在前人的基础上也有新的发展,按摩不仅用于治疗一些病症。同时还用于急症的治疗,如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就有很多关于按摩治疗急症的记载,如治疗“卒腹痛”与“卒心痛”、“卒霍乱”等。这个时期也有按摩专著,如葛洪著的《抱朴子·内篇遐览》中提到有《按摩经导引经十卷》并说:“其肿痛所在以摩之皆手下即愈。”可见此时期也用按摩手法治疗伤科疾病。 隋唐时期,由于生产力和科学的发展,按摩疗法也随着发展起来。隋代太医署开始设有按摩医生,如《隋书·百官志》记载在国家太医院内设有“按摩博士二人”。这说明隋代期间,按摩疗法不但为群众所欢迎,也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重视。《旧唐书·百官志》载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按摩工十六人,按摩生十五人。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消息导引之法。”《新唐书·百官志》也记载了“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可见唐代不但设立了按摩科,而且。专业人数可观,技术职称也齐全,并开始了有组织的按摩教学工作。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有以自我按摩为主的“老子按摩法”。自我按摩的广泛开展,说明了按摩疗法重视预防;注意发挥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思想。这个时期,治疗方法上也有发展,使用了很多种类的膏摩方法,即按摩时,涂上中药制成的膏剂,这样既可防止患者表皮破损,又可增加疗效。 隋唐时期,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等均有很大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我国医学在这时期传入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按摩成为日本人民非常乐意接受的医疗方法之一,后来由日本将按摩疗法传往欧洲。 宋金元时期,统治者重礼教轻知识,从太医局内撤消了按摩科,按摩术有所削弱,但按摩疗法仍在广泛地应用,宋代按摩导引的特点是结合武功锻炼,形成了多种强身治病的练功方法,例如广泛流传至今的太极拳、易筋绎,八段锦,十二段锦等。北宋太医局增加“疮肿兼折疡科,至此骨科才正式从按摩科中分出而立为专科,按摩对中医骨科的影响是深远的,至今中医骨科仍保留按摩的内容。 明代,按摩又有新的发展,专门设立了按摩科,并把它列为太医院中十三科之一。按摩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并有不少小儿推拿专著问世,如陈氏著的《小儿按摩经》、周于藩著的《小儿推拿秘决》等,其中《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著作。按摩又称为推拿,正是从明代小儿推拿开始的,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独孤默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