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论本科生讲义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考书籍: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约翰逊等编著:《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丁海东编:《学前游戏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Carol E. Catron Jan Allen:《学前儿童课程——一种创造性游戏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曹中平:《儿童游戏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Jean Piaget:《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1962 Olivia N. Saracho et al:《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Pla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1998 Joe L. Frost et al:《Play and Child Development》,2003 Karen Gitlin-Weiner et al:《Play Diagnosis and Assessment》,2000 Judith E. Lieff et al:《Playful Learning and Teaching——Integrating Play into Preschool and Primary Programs》,2000 Neville Bennett et al:《Teaching Through Play——teacher’s thinking and classroom practice》,1996 Janet R. Moyles:《The Excellence of Play》,1993 游戏的现有研究: (Sutton-Smith: the Ambiguity of Play, 1997)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lay(TASP) 成立于1973年4月14日 /kine/tasp/ 1998年 Diversions and Divergences in fields of play(游戏领域中的转向与分歧) 1999年 Play: Context revisited(游戏:对脉络背景的再思考) 2001年 Theory in context and out(背景中与背景外的理论) 2002年 Conceptual, Social-cognitive, and contextual issues in the fields of play(游戏领域中的概念、社会-认知与背景问题) 2003年 Play and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游戏与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年 Play: An Interdisciplinary Synthesis(游戏:多学科的综合) 2005年 the dynamic of play(游戏的动力学) 游戏研究的可能视角 1、发展心理学的视角 2、文化心理学的视角 3、知识社会学(文化权力学)的视角 4、教育哲学的视角 5、权利法学的视角 6、生活史学的视角 第一章 儿童游戏的历史:观点、信念与活动 第一节 西方社会的儿童游戏 (一)西方古代社会的游戏 1、Agon(即conflict和competition ) 2、Mimesis(即representation) 3、Chaos(即the order and disorder of nature和chance) (二)文艺复兴时期时的游戏思想 洛克 康德 席勒 福禄贝尔 (三)19世纪末的游戏思想 (四)现代的游戏思想 蒙台梭利 杜威 胡伊青加 第二节 我国儿童游戏的发展与变化 一、我国儿童游戏活动的发展 (一)古代儿童的游戏 1、益智游戏 2、文字游戏 3、幻术游戏 4、偶戏 5、运动性歌舞游戏 6、生活游戏 7、童谣 8、野趣 (二)现代儿童的游戏 1、改革开放前儿童游戏的特点: 政治性、自然性、群体性强,游戏时间较充裕。 2、改革开放后儿童游戏的特点: 世俗化、商品化、个体化,游戏时间减少,游戏地点由户外向户内转移。 二、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发展 (一)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儿童游戏的认识 1、严教——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 2、乐学——主张对儿童教学要游戏化 (二)我国近现代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发展 1、第一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左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