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类与分布ppt.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土壤分类与分布 一、土壤系统分类概念辨析 ▲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oil Taxonomy)以全新的面貌问世,在国际上引起里强烈反响。它冲击着传统的土壤发生分类体系,已经或正在带来一场土壤分类的世界革命… … ▲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 Soil Taxonomy )的代表性特征是以土壤属性为主要依据的定量诊断分类,我国按字面意思将之译为“土壤系统分类”。 ▲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往往习惯性地将“土壤系统分类”一词与“以诊断定量分类为特征的系统分类”联系在一起,这应该说是一种较狭义的理解。从本以上讲,不管什么特征的分类,只要分类是多极别的,各级别之间有逻辑归属关系就都属于系统分类。因此,不只美国的“Soil Taxonomy”是系统分类,前苏联的几大发生分类系统和我国现行的两大土壤分类系统(即“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也都属于系统分类。 二、美国土壤系统分类( Soil Taxonomy ) 1.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产生 ▲美国较早期的土壤分类深受俄国B.B.道库恰耶夫学派的影响。从C.F.马伯特(Marbut)1935年拟定的美国土壤分类系统,到B.凯洛(Kellogg)、J.梭颇(Thorp)和M.巴陆蒂(Baldwin)1938年在美国《农业年鉴》上发表的分类系统,直至1949年J.梭颇和G.D.施密斯(Smith)等对1938年分类系统的再一次修订,都体现着土壤发生学和土壤地带性思想,属于发生分类体系。但随着当时(尤其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土壤学知识和土壤调查基础资料的迅速积累,原有传统的土壤分类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美国土壤学家们特别认识到需要更精确的分类以便对土壤调查结果做出更定量和更可信赖的归纳与解释。 ▲进入50年代,不少土壤学家主张根据土壤本身性质划分土壤,以克服根据成土因素划分土壤所带来的偏颇和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1951年美国土壤保持局在G.D.施密斯领导下着手建立新的定量化土壤分类系统。这个分类系统经过一系列修订,至1960年推出了“第七次土壤分类草案”(Soil Survey Staff,1960);之后又经多次修订,至1975年正式出版了《土壤系统分类(Soil Taxonomy)》一书(Soil Survey Staff ,1975)。1999年,又出版了《土壤系统分类·第二版》(Soil Survey Staff ,1999)。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将过去惯用的发生学土层和土壤特性给予定量化,建立了一系列的诊断特征,据此来划分鉴定土壤。同时它还设计了一个检索系统,以检索形式列出了各级分类单元之间的关系,为鉴别划分土壤提供确切的标准,便于使用。 ▲这一分类系统出自美国,但它先后集中了世界各国上千位土壤学家的智慧,着眼于全世界。 2.诊断层和诊断特征 ▲ 诊断层和诊断特征是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用来鉴定和命名土壤的主要依据。所谓诊断层,是指用于识别土壤(主要是高级分类单元),在形状上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层。《土壤系统分类·第二版》(1999)中共定义了8个诊断表层(diagnostic subsurface horizons),见表1。 ▲ 一定要注意,每种诊断表层和诊断表下层都有一定的甚至是复杂的数量规定或定义(示例见表2),它有别于传统的只有定性说明的发生学土层。因此,诊断表层不一定正好相当于发生学A层,它可能也包括了AB层;诊断表下层也不一定正好相当于发生学B层,它可能涉及发生学的E层(如漂白层),也可能仅涉及B层的某一特殊层段(如薄铁盘层)。 ▲ 如果用于分类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规定的土壤性质(形态的、物理的、化学的),则成为诊断特征。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二版》共设立了26个诊断特征(表1,表2)。 灰化铁磐层 (Ortstein) 碱化层 (Natric horizon) 舌状延伸层 (Glossic horizon) 高岭层 (Kandic horizon) 含硫层 (Sulfuric horizon) 石膏层 (Gypsic horizon) 暗色表层 (Umbric epipedon) 灰化淀积层 (Spodic horizon) 脆磐 (Fragipan) 堆垫表层 (Plaggen epipedon) 腐殖质沉积层 (Sombric horizon) 硬磐 (Duripan) 黑色表层 (Melanic epipedon) 积盐层 (Sslic horizon) 雏形层 (Cambic horizon) 浅色表层 (Ochric epipedon) 薄铁盘层 (Placic horizon) 钙积层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