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0kV电杆结构设计.ppt
110kV电杆结构设计 1.遵循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 2. 电气荷载 3. 结构计算荷载 架线要求 安装导线、地线宜错开一个耐张段进行。 导线和地线架线顺序:先架设地线,后架设中导线,再架设两边导线。 5). 基本地震烈度。 4. 电杆受力分析 在确定杆型后,根据计算出的荷载,分别计算电杆构件的内力,据以选择各构件规格等,以满足各设计条件下的强度和允许的变形要求。现就我省110千伏线路常用的拉线门型杆进行受力分析。 1)直线杆 2)耐张、转角杆 5. 电杆主要构件受力分析 完 谢谢!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二零一零年四月 贵 阳 1.1《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报批稿); 1.2《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暂行)》(Q/CSG 11502-2008); 1.3《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 1.4《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45-2002); 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8《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 1.9《碳素结构钢》(GB700-2006); 2.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1591-94); 2.1《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GB13013); 2.2《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 2.3《镀锌钢绞线》(GB1200-1988); 2.4《环形混凝土电杆》(GB/T 4623-2006); 2.5《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1 2.6《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母 粗牙螺纹》GB/T 3098.2; 2.7 《碳钢焊条》(GB/T 5117-1995); 2.8 《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1995); 2.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3.0《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十项重点反事故措施》; 3.1《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其他相关规程、规范。 气象条件 导、地线风荷载 导、地线最大垂直荷重(最小) 导、地线最大线条张力(一侧、另侧、张力差、上拔力) 1). 运行情况(大风、无冰、导地线未断;正常覆冰、相应风速的荷载组合;最低气温、无冰、无风、未断线)。 2). 不均匀覆冰情况(不均匀覆冰、相应风速的荷载组合;垂直荷重取覆冰荷重的XX%)。 3). 事故情况 单回路杆塔: (a)直线杆塔:同一档内考虑断一根地线,导线无不平衡张力,无风、有冰情况或断一相导线,其余无不平衡张力,无风、有冰情况;(b)转角杆塔:同一档内考虑断一根地线和断一相导线或断两相导线,无风、有冰情况,其余无不平衡张力,无风、有冰情况。 4). 安装情况 (a)直线杆塔,导线、地线安装荷载 (b)转角杆塔安装,导线、地线安装荷载,(安装导、地线均须加临时拉线,临时拉线平衡紧线张力的30%,按顺线路方向设置,对地夹角不大于45°。牵引线对地夹角不得大于20°)。 根据电气荷载计算各工况下结构计算荷载,工况应规程、规范要求进行组合,工况组合应包含以下情况: 锚杆安装示意图 锚杆兼牵杆安装示意图 1). 地线横担 a). 普通离心式钢筋砼横担(槽钢组合横担) b). 角钢平面横担(加撑杆) 2). 导线横担(角钢平面横担加吊杆、立体横担) 3). 地线拉线 拉线受力: T=K*[Ay/(Sinα*Cosβ)] 4). 导线拉线 拉线受力: T1=K*[∑P/(2Cosα*Cosβ)+RAy(或RBy)/(Sinα*Cosβ)] T2=K*[∑P/(2Cosα*Cosβ)-RAy(或RBy)/(Sinα*Cosβ)] 5). 内角拉线 判别是否加内拉条件:[γQ*(RAy+RBy)/tgα-∑P]0 不加内角拉线拉线受力:T3=K*[(RAy+RBy)/tgα-∑P]/Cosβ 6). 主杆 [M]=fcm*A*(r1+r2)*Sinπ*α/2*π+f*As*rs*(Sinπ*α+Sinπ*αt)/π M=0.577*MLx+Mx+Nx*(f0+f1+f2+f3)*η a).初挠度 f0=(2*HO/1000)*Sin(180*X/HO) b).风压产生的挠度 f1=[(WS*X)/(2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