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ppt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二)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性质,体现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两者是密切结合、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 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六,在资本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且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某些时期,中国的某些地区甚至沦为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 出现买办势力与买办制度 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继续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不过,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 产生了最革命的工人阶级 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些农民破产或失去土地后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上海工人游行示威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 出现新兴的具有两面性的资产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它不是像欧美国家那样,在原有手工业工场比较发达的基础上,由手工工场主和包买商等演变而成,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近代中国的买办,是半殖民地中国的产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宁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部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一)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华文明尽管也历尽沧桑,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罗马文化那样中经蹂躏以至荒芜。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北京周口店遗址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一) 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等领域,取得过许多卓越成就。尤其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一) 中华古代文明是古代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文明交融、汇合的产物,又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中华文明曾传播、辐射、影响到东亚、东南亚地区及世界其他国家,也曾不断地从世界各国文明中吸取营养来丰富发展自己。在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出现过汉代张骞、班超通西域,唐代玄奘西行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经,明代郑和下西洋等无数动人佳话。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二) 自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历朝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称皇帝为“奉天承运”的“天子”,以维护“家天下”的君主专制制度;同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加紧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和监督。隋、唐以后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使官僚阶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流动性。这种封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巩固了封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二)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在封建社会前、中期起过稳定和规范封建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其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乾隆会见英国使节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二)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学本是孔子创立的学派,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化学与技术》的体系.ppt
-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宣贯讲义.ppt
- 《中国科学指标数据库》(CSI).ppt
- 《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讲解.ppt
- §1-1 金属切削加工.ppt
- 2.5 刀具材料.ppt
-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综卷(政治部分).ppt
- PLC及其应用.ppt
-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课程.ppt
- 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使用导航.ppt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高三下学期第八周周测数学试卷.docx
- 幼儿园主题美术活动计划.docx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高三下学期第八周周测数学试卷.docx
- 企业文化在线传承与培训计划.docx
- 八年级语文在线学习平台计划.docx
- 2025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合山市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