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冠心病伴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使用NSAIDs病例分析.doc

一例冠心病伴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使用NSAIDs病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例冠心病伴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使用NSAIDs病例分析 彭福琴1,孙红2,阳丽梅2 1 福建省武夷山市立医院药剂科,福建省,354300,武夷山市; 2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药剂科,福建省,350001,福州市 一、病史摘要 患者:男,72岁,以“活动后胸闷气促1月余”为主诉入院。入院前1月余因活动后出现胸闷,为胸骨后巴掌大小,无放射它处,气促,持续5-10分钟,休息后可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浮肿,未予诊治。入院前1个月,患者饮酒后突发黑矇,伴左上肢麻木无力,视物模糊,就诊外院,测血压180/120mmHg,查头颅CT示:1.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白质病;2.老年性脑改变;动态心电图示:1.异位心律,心率波动在80-180次/分,平均心率110次/分;2.持续性心房纤颤;3.心率变异正常。诊断急性脑血管意外 ,腔隙性脑梗塞,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心房纤颤,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予降压、抗血小板聚集、控制心室率、改善循环等治疗后,胸闷气促、左上肢麻木无力好转出院,出院后规则服用缬沙坦 80mg qd、苯磺酸氨氯地平 5mg qd、索他洛尔80mg qd,血压控制在130-140/85-90mmHg。今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治疗。查体:T 36.5℃, P 79次/分,R 20次/分,BP 134/102mmHg,神志清楚。心界无扩大,心率99次/分,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A2P2,未闻及杂音,左第二掌指关节、右腕关节肿胀变形,余关节未见畸形。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心脏正侧位:主动脉硬化,胸椎退行性改变。心脏彩超:左房扩大伴二尖瓣返流+++,右心增大伴三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增宽伴主动脉瓣反流+,肺动脉内径稍增宽,提示轻度肺动脉高压。头颅CT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白质病,老年性脑改变。动态三合一:1.异位心律,心率波动在80-180次/分,平均心率110次/分;2.持续性心房纤颤;3.心率变异正常;收缩压107-156mmHg,舒张压64-107mmHg。pro-BNP1138pg/ml;尿酸 638umol/l(130~430 umol/l)。临床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III级、心房纤维性颤动、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腔隙性脑梗塞、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白质病变、痛风、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积极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富马酸比索洛尔控制心室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扩张冠状动脉,硫酸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氟伐他汀稳定斑块,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螺内酯抑制心肌重塑。入院第二日晚患者出现左第二掌指关节、右腕关节部发热、红肿及明显钝痛。当晚和次日清晨医生给予双氯芬酸钠50mg止痛 ,入院第三日上午查房临床药师建议停用双氯芬酸钠,给予秋水仙碱控制痛风急性发作,医生采纳建议给予秋水仙碱1mg/2h,连服5次,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急性痛风症状缓解,而后改用苯溴马隆50mg口服QD,连服三天,排尿酸治疗,查尿酸245 umol/l ,患者左第二掌指关节、右腕关节部未出现发热、红肿及明显钝痛。 三、分析讨论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痛风能促进动脉硬化的发展[1],临床医师对痛风患者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粘度高等,应及时治疗,对预防卒中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2]指出: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应尽早使用秋水仙碱,可抑制炎性细胞趋化,对制止炎症、止痛有特效;也可以使用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通常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需要注意的是活动性溃疡患者禁用。美国心脏学会(AHA)最近发布了新的针对心脏病患者的NSAIDs使用建议[3]:应使用非选择性NSAIDs最低有效剂量、最短必要疗程;建议医生在使用NSAIDs之前,谨慎考虑其风险效益比,倘若慢性疾病需长期使用,应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将风险降至最低。对有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者避免使用COX-2抑制剂,若需用NSAIDs止痛者,可考虑用非选择性NSAIDs并与胶体次枸橼酸铋或某种质子泵抑制剂合用[4]。 临床药师进行药学查房时,了解到患者在夜间痛风急性发作时,服双氯芬酸钠片缓解疼痛。双氯芬酸钠为部分选择性NSAIDs,一个基于人群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实验[5]表明:使用罗非昔布、双氯芬酸钠及布洛芬与心肌梗死风险增加有关,并且在《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2]明确指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禁用NSAIDs;双氯芬酸钠说明书也明确指出:消化道溃疡者禁用。本例患者患有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使用双氯芬酸后可使心肌梗死风险增加,同时合并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发生活动性溃疡的可能,因此建议停用双氯芬酸钠,改用秋水仙碱,医师采用临床药师建议。患者使用秋水仙碱后效果显著,疼痛缓解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