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3-1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规范.doc

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3-1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6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DZ 0130.1~13-94) 1 总则(略) 2 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 2.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岩矿鉴定、重砂鉴定、煤岩鉴定以及地质样品X-射线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孢粉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电子显微镜分析、同位素地质年龄样品分析等测试质量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地矿行业单位,作为验收地质成果和审批矿产勘探报告中的测试质量的依据。 2.2 引用标准 2.2.1 GB8899-88《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的测定方法》。 2.2.2 GB6948-86《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 2.3 样品的采集和送样(略) 2.4 岩矿制片 2.4.1 光薄片根据要求选择岩石、矿石上有代表性的部位,并按规定或在特殊标定的方位切片,不能随意切割。制片时应确保样品编号无误。 2.4.2 普通薄片面积应22mm×22mm、厚0.03mm,厚薄均匀,清洁整齐;煤岩薄片沿垂直层理方向磨制(小口径岩芯样除外)。厚度为0.01~0.03mm,薄片透明,片面完整。 薄片应无气泡、无裂纹、无掉块,无特殊要求时应加有盖片。盖片应略大于相应的矿(岩)片面积,碳酸盐类薄片留出三分之一部分不加盖片,以备染色。载玻片厚度以不大于1.5mm为宜。粘片树胶的折射率应保持在1.537~1.540范围内,使用其他粘片胶时应说明其折射率。 2.4.3 显微定量用砂片,其矿物含量和粒度大小应具代表性;制片前,必须采用四分法缩分取样,按粒度确定制片数量,并根据粒度变化,分级取样、制片。 2.4.4 岩组分析薄片,其标本定向方向应平行于载玻片的某一边。如垂直+b方向磨片时,要将-b端平面粘在载玻片上。防止岩片扭动、破碎。定向标记必须清晰、准确地标注在薄片上。载玻片厚度不超过1~1.2mm。盖片面积为26mm×47mm或24mm×32mm,磨去盖载玻片四周棱角,以防损坏费氏台玻璃半球。 2.4.5 气液包体薄片要两面抛光,厚度0.1~0.7mm,以保持含包裹体矿物的透明度良好为宜;制片过程中温度不超过80℃,以保证低温气液包裹体不致爆破。 2.4.6 一般含金属矿物的矿石光片,较硬矿物应无擦痕,较软矿物可略有不妨碍观察的轻微擦痕,软硬矿物之间的突起界线差别不宜太大;中心和边部磨光程度应基本一致,表面光滑,具有镜面反射特点,细小矿物和胶结矿物应能显露良好。煤岩光片直径为20~25mm,煤样粒度小于1mm,胶结物与煤粒面积之比为1:2。胶结物无内反射、无气孔,胶结时温度控制在100℃以内。抛光面应在40倍的干物镜下检查,光滑平整,无突起,无布纹,无污物,没有或极少有麻点划痕。抛光后的光片在空气或干燥器中干燥12h后方可进行测试。微粒、微量矿物电子探针光片,矿物一般不少于5~10粒,表面光滑、无擦痕。 2.4.7 一般样品不煮胶,若需煮胶的样品,无论采用烘烤注胶或浸泡注胶,温度以不超过100℃为宜。 2.4.8 立方体体积应为40mm×40mm×40mm或30mm×30mm×30mm,古地磁样为20mm×20mm×20mm,允许差为±0.5~1mm。 2.4.9 单体珊瑚。根据标本大小切制不同形状薄片。薄片完整,中心对称,厚薄均匀。群体珊瑚在薄片中至少能见到3~5个个体。 2.4.10 筵科。一般肉眼可见的筵科切片时可在偏离筵的中心一边切片,肉眼不可见的筵科可按标本两个方向切片,胎房两端对称,厚薄均匀清晰。 2.4.11 光面要能清晰反映出需要观察的现象。一般达到细磨即可。 2.4.12 可溶性矿物(钾盐、岩盐及矾类)、吸水膨胀性矿物(粘土、蒙脱石等)样品的制片应使用饱和盐溶液、油类、有机试剂磨制。薄片除要求解理清晰、厚薄均匀外,其他要求与一般薄片相同。 2.5 矿物分离 2.5.1 重矿物分离质量要求见表2-1 表2-1 重砂矿物分离质量要求 项 目 区调普查的自然重砂 详查、勘探的自然重砂 室 内 淘 洗 粗淘 重矿物含量应富集至50~70%,不淘掉目的矿物,重矿物损失率不超过2% 重矿物富集应大于70%,尾砂中含重矿物不超过0.5%,砂金、铂等贵金属矿、金刚石不得遗漏。 精淘 重矿物部分,重量0.1g以上者,纯度一般大于90%,轻矿物部分,重矿物含量小于同级重矿物总量的2%。 尾砂中含重矿物小于同级重矿物总量的1%,样品损耗率小于1%。 筛 分 样品粒度相差悬殊时,应酌情分级 缩分 样重在15g以下者,一般不缩分,15g以上者酌情缩分,每次缩分允许差小于0.2g,详查、勘探自然重砂,样重大于200g者,每次缩分丁对允许差小于0.5g。样重小于200g者,每次缩分允许差小于0.2g,为寻找贵金属、金刚石的样品一般不缩分。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