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
二、工程概况…………………………………………………………1
三、总体施工部署……………………………………………………4
四、现场组织管理机构………………………………………………5
五、施工技术方案及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6
六、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32
七、对总包管理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33
八、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39
九、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50
十、确保工程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55
十一、现场文明施工、消防、环保以及保卫方案…………………57
十二、冬、雨季施工措施……………………………………………61
十三、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内的分包计划…………………………65
十四、劳动力安排计划………………………………………………65
十五、工程拟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进场计划……………65
十六、成品保护措施和保修措施……………………………………66
十七、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及抵抗风险的措施……………68
十八、施工总平面图…………………………………………………71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编制依据
1.1《**市**路工程3#标(K1+600~K3+300)施工招标文件》。
1.2随同文件发送的有关施工图及投标答疑。
1.3现行的国家和地方的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有关规范、规程标准。
1.4本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成功经验。
2、编制原则
2.1严格遵循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工作中,严格按设计要求认真执行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专业化、机械化联合作业的特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标段的工程建设。
2.3根据项目法施工的原则,组织本工程的施工。通过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实事求是的确定工期、施工方案,确保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所有的工程项目。
2.4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要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道路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述
**市**路工程呈南-北走向,南起于**路,起点桩号K0+000,止于**路延长线交叉口,设计终点桩号K8+645.808。路线总长8.645808km,全线道路规划红线宽均为70m。本工程NO.3标段施工图设计范围为:K1+600~K3+300。
本项目是**市“十纵七横”城市主干道网络中的“七纵”之一,为城市快速路,交通功能非常重要。本项目的实施将构建成一条新的城市交通主动脉,极大完善**市路网,加强**市的南北分区交通联系,为区域间的车辆快速通达奠定了基础,从而提高整个道路网络的交通服务水平。
1.2地理建设条件
K1+600~K3+300标段践路线沿线经过农田、村镇、山地等,起点和终点地势略高,路线东南北三个方向均为铁路东面为山地。地势变化一般较平坦,局部略有起伏,该段大部分为挖方区,或⑦表层红粘土、⑧层红粘土覆盖层厚度较薄。
1.3气象
路线所在地区属于亚热带与凉亚带间的过渡地带,气候特别除具有季风气候的基本特点外,还有较为明显的热带气候属性,年平均总降雨量为1475mm,雨量多集中在5~8月。
2主要设计概要
2.1平面设计
道路设计具体范围为K1+600~K3+300,车行道采用三层沥青混凝土面层,上面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中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下层为粗粒式清历混凝土(AC-20)。
2.2纵断面设计
道路中心控制高程依据排水、防洪规划并结合原地形确定。全线道路设计标高在97.42~100.32之间,全线最小纵坡为0.3%,全线纵坡比较平缓。
2.3横断面设计
道路红线宽70m,横断面设计如下:4m人行道加非机动车道+4.75m边绿化带+7.5m辅助车道+3m侧分带+12.25机动车道+7m中央分隔带+12.25m机动车道+3m侧分带+7.5m辅助车道+4m人行道加非机动车道+4.75边绿化带。
2.4路基处理
填基路段填基前,原地面上杂草、树根、农作物、腐蚀土、垃圾等必须清除并进行换填,并作承托层。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土方要求分层压实,松铺厚不得大于30cm。填方路段路槽0~80cm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功率因数仪设计报告.doc
- 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03.doc
- 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04.doc
- 综合课程设计--温度测量系统01.doc
- 电子密码锁电路程序设计.doc
- 绩效考核手册01.doc
- 功率校正课程设计.doc
- 2004届电子信息专业毕业设计题目汇总.doc
- 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01.doc
- 年产30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doc
- 2024船舶涂层低阻性能验证与检验指南.docx
- 2024船厂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指南.pdf
- 《GB 40881-2021煤矿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规范》(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 41022-2021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2025冰载荷作用下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pdf
- 2025冰载荷作用下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docx
- 2024船舶应用混合动力系统指南.docx
- 2025CCS船体测厚指南.docx
- 22 太空一日 课件(共29张ppt).pptx
- 《GB 38030.4-2019内河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第4部分:珠江水系“三线”》(2025版)深度解析.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