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南京法治绩效考评研讨.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绩效考评实施情况概述 作为法治南京建设实践的一项制度创新,开展法治绩效考评工作至今已有两个年头。 市与各区县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深入思考,认真落实有关工作要求,取得了一定进展。 正式书面反馈并抄送区县委和政府,促进了相关区县法治工作的进展 。 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做法争议,有必要进行深入研讨 。 交流研讨的主要内容 法治绩效考评的基本内涵? 法治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 法治绩效考评的操作落实? 追根溯源吃透精神 宁治[2009]6号《意见》 《关于开展“法治区(县)”建设绩效考核评估工作的意见》 宁治办〔2009〕24号《办法》 《关于印发<南京市“法治区(县)”建设绩效考核评估办法>的通知》 法治绩效考评的基本内涵 法治绩效考评是指考核对象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区或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设定绩效目标,并对目标实施结果进行系统评估以实现法治绩效不断提升的管理过程。 考评对象? 各区(县) 街道(镇) 区(县)机关部门、单位 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 省标和市要求 省 标 《江苏省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考核办法》(苏办发[2011]11号) 《江苏省2010-2011年法治县(市、区)创建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苏法治[2011]1号)。 考什么? 怎么考? 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考核按照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要求,主要考核以下内容: (一)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法规,规范和约束公共权力,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状况。 (二)通过法治建设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实际成效。 (三)加强法治建设,促进科学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秩序的总体水平。 (四)法治建设的组织推进力度和工作机制。 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考核分社会调查、行业评价和综合考评三个部分,分别由省、市有关调查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考核评分实行百分制,其中综合考评占40分、社会调查占40分、行业评价占20分。 省、市考核的社会调查工作由省、市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商请有关专门机构,独立实施。 省、市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行业评价,并听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法治建设各协调指导办公室的意见,确定行业评价分值。 省、市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综合考评,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一)听取汇报。听取市、县(市、区)党委的情况汇报。 (二)实地考察。深入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考察了解法治建设情况 (三)民意征询。采取座谈会、测评等形式,听取当地社会各界的意见,跟踪了解有关法治事件(案件)的处理情况。 (四)调阅文档。调阅相关资料,核实相关事项。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具备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申报考核资格: (一)未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社会治安安全市、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区); (二)省辖市、县(市、区)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发生重大违法案件; (三)因党委政府决策不合法、违法行政、枉法裁判、失职、渎职导致严重群体性事件或公民非正常死亡 (四)法治建设社会调查测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低于80%; (五)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或重大社会安全事件; (六)其他严重影响法治建设的情形。 市 要 求 特色定位、错位发展 根据并且联系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上级部署的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要求,紧密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立符合本地实际、反映本地特点、体现本地特色的法治创建主题,在这一主题下科学安排、统筹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制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形成法治创建区域特点鲜明、整体成效明显的良好格局。 特色定位实例 高淳生态法治 秦淮人文法治 高淳生态法治 紧扣科学发展,以生态法治战略统揽法治县创建 实施项目化推进,健全生态法治创建机制 坚持绩效导向,放大生态法治创建效应 紧扣科学发展 以生态法治战略统揽法治县创建 确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以法治手段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互动并进,推动实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确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着力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贯穿社会建设和管理始终,深入推进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确立服务大局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推动法治县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