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福建省厦门六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VIP

[名校联盟]福建省厦门六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老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基础知识(3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镂: (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举: (6)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 (7)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钩连: (8)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 2.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4分) (1)弃甲yè( )兵 (2)寻死mì( )活 (3)惊tāo( )骇浪 (4)少不gēng( )事 (5)矫róu( )造作 (6)呕哑嘲zhā( ) (7)( )diàn头云篦 (8)曲罢mǐn( )然 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知明而行无过 C.君子生非异也 赢粮而景从 D.并吞八荒之心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填然鼓之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王无罪岁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吾师道也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外连衡而斗诸侯 5.下列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D. 6.下列各项中省略成分不同的一项是( ) A.以为桂林、象郡 B.聚之咸阳 C.蹑足行伍之间 D.委命下吏 7.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结构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拘于时 C.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不必贤于弟子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8.默写课文中的句子(8分) (1) ,。寡人之于国也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过秦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1)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儒学大师。《孟子》一书,与《论语》、《 》、《 》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2)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他写的《过秦论 (4)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 文学奖。他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 是位“背运”的老人,在遭遇挫折时却有着永不言败的精神。 10.翻译下列课文中的句子。(6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分) 译文: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每题2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却,竟然 B.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人:外出的人 12.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zxxk A.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