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 第四章 自觉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第四章 自觉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心理和心理素质 心理: 心理素质: 二、大专生的心理特征 智力发展的高峰 欲求发展的高峰 创新能力发展的高峰 三、大专生的心理健康 (一)基本概念 1、健康: 2、心理健康: (二)大专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参照学者意见) 1、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材料1:古希腊人、孔子、马克思的劝戒。 材料2:皇帝和哲学家的对话。 2、具有健全的人格 3、具有开朗轻松的心境 4、具有坚强的个人意志 5、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6、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7、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节 当今大专生心理状况分析 一、大专生常见的心理矛盾 1、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评述:一个人只有既在理想,又在现实,才可能真正有所成就。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评述:我们渴望走向独立生活,却又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成长正寓于此中。 3、乐群交往与闭锁孤独的矛盾 评述:大学时代,本就是个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 4、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评述:运用人类的特权----理智吧,做情绪的主人! 5、自尊与自卑的矛盾 评述:谁不渴望被尊重和实现自我 ?但人生总会“山外青山楼外了楼”,即使艰难,也要找到平衡点。 6、竞争与求稳的矛盾 评述:很多时候,再看得长远一点,前途看似绝壁也会豁然开朗。 7、性生理发展与性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 评述: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二、当今大专生主要心理异常表现 1、自卑心理 2、孤独心理 3、焦虑心理 三、心理异常产生的原因 (一)生物因素和遗传因素 1、生物因素: 第一,病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影响。 第二,大脑的外伤或化学中毒所造成的影响。 第三,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的影响。 2、遗传因素 (二)客观环境因素: (1)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3)教育环境 (4)社会环境因素 (三)主观个体因素: (1)生理素质差 (2)情感危机的年龄阶段 (3)性格上的弱点 (4)世界观不完善 第三节心理健康调适的主要途径 (一)学习心理健康常识 (二)培养高尚的个性品质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等。 发展高层次的需要。 (三)善用自我防卫方法 合理宣泄,积极咨询。 愉悦。 自我暗示。 合理幽默。 (四)注意控制调节情绪 加强体育锻炼。 学会宽容。 学会感恩。 外出旅游。 装出一份好心情 。 (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多读书,勤思考。 生活节奏合理,有张有驰。 学会科学用脑。 上一页 下一页 后退 退出 目录 主页 问:为什么杀人? 马:因为气愤,想不开,吵架以后想不开。 问:为什么把杀人用的铁锤锯短了? 马:锯短了,放口袋里好拿回来。 问:杀人后你如何在北站附近办理了一张姓名为陈芬良的假身份证?目的是什么? 马:做假身份证的资料都是从网上查的。方便到广州打工。 问:杀人后你为何总是用黑色塑料袋套住受害者的头? 马:我怕他们看我。 问:你后悔吗? 马:很后悔。 问:你能排列一下被杀害的4个人与你的关系吗? 马:邵瑞杰、杨开红,唐学李和龚博差不多,都很好。 问:4人中你最想杀的是哪一个? 马:除唐学李外,3个都想杀。 问:为什么要杀唐学李? 马:因为他、邵瑞杰还有我住同一间宿舍。(据马加爵最早的交代,如果不杀唐学李,无法在这间宿舍里杀其他3人) 问:杀了唐学李后,你害怕吗? 马:很害怕,睡不着。 问:为什么还睡在这间宿舍? 马:因为没地方可睡。3天都没有睡着,只是躺着。 问:杀另外3名同学是否犹豫过? 马:有过,因为这是一开始就决定的,不能改变。 问:从2月10日打牌吵架,到2月15日杀了第4个同学。难道连续5天你都很气愤吗? 马:是。 问:为什么要在三亚买复读机和10盘磁带? 马:因为很想念亲人、朋友、同学,想和他们说话,想每人给他们寄一盘。 问:为什么没有寄? 马:说了两盘,不想说了。 问:有没有说你的杀人动机? 马:没有,只说一些朋友间的话。 问:在逃亡期间看到通缉令后,是否想自首? 马:不想。 旁白;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发生之后,一些媒体,包括马加爵本人,都在把犯罪动机归结到他的贫困背景上。前不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奔赴云南,对此案进行全面调查,她研究了此案所有相关材料,访问了办案人员,还专门为马加爵设计了心理问卷,做了心理测试,发现了很多真实的东西,之后做出上万字的《马加爵的犯罪心理分析报告》。 ? 李玫瑾教授认为,将“贫穷”归结为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BL PartyBox 1000用户中文手册.pdf
- 2023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4》单元测试(附答案).doc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理论部分) 网络体系结(一)网络体系结构概述.pdf VIP
- AP物理2 单元练习题1 Fluids and Thermal Physics.pdf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七) .docx VIP
- EPC工程设计管理主要内容.docx
- 装修公司融资商业计划书(精选5).pptx
- 生化期末考试吉林大学2015.pdf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与实训.pptx VIP
- 2023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 测试题(附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