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自治县新发煤矿探放水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岭自治县新发煤矿 探放水设计 编号:探2012——01号 工程名称:西M2煤层运输巷探放水 编制人: 施工负责人: 矿 长: 法定代理人: 批准日期:2012年5月 日 执行日期:2012年5月 日 第一章 水文地质条件、水害类型、 水量及水压预计 第一节 地质构造 一、地 层 矿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1)、飞仙关组二段(T1f2)、永宁镇组(T1yn1)。 二、构 造 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区滇黔桂台向斜黔西南台凹三丈水背斜南东翼。 区内地层主要呈近东~西走向,倾向南~南东,平均倾角28°,资料提供矿区内未发现较大断层。从现已揭露的地层看,皱曲、小断层较多,尤其是东翼。 第二节 水文地质 本矿区大部分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井下直接充水水源主要有龙潭组裂隙水、断层水、老窑采空区积水和地表冲沟水,充水因素分述如下: 一、龙潭组裂隙水流量小,对矿井威胁不大;断层水是导水通道和集水廊道,突发性强,水量大,易造成淹井事故,要特别注意预防。 二、地表冲沟水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地下坑道距离地表较浅时,地表冲沟水渗入冒落带裂隙流入井下,要特别注意地表塌陷地点和陷落柱地点,防止造成淹井事故。 三、老窑积水是本矿主要水患,据《安全专篇》分析,在+1284m标高以上,各煤层均有不同程度的采空,采空区内有不同程度积水,特别在北翼煤层露头一线老窑较多,有些老窑开采时间较长,也可能较深,积水量无法估算,从现场看还有水从老窑流出。因此,必须做到“有掘必探,先探后掘”。 四、矿井涌水量:受降雨量控制,雨季最大流量约20m3/h,正常涌水量约8m3/h。 根据《安全专篇》及有关资料,截止2010年8月底,M2煤层采空区面积约6572m2,估计积水量可达100m3。老窑及采空区积水是本矿主要水患之一。 根据老窑及采空区最大标高+1385m与探水巷道标高+1285m差,预计水压0.91MPa。 第三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煤层特征 井田范围内含可采煤层4层,其中1层为局部可采。 M2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M1煤层约25m,含0.1~0.4m厚夹矸,层位及厚度较稳定,倾角24°~33°,平均28°,煤层厚度1.10m~1.51m,平均厚度1.43m。煤层构造较简单。 M3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M2煤层约14m,层位及厚度较稳定,倾角24°~33°,平均28°,煤层厚度1.40m~1.50m,平均厚度1.45m。煤层构造较简单。 M4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M3煤层约30m,层位及厚度较稳定,倾角24°~33°,平均28°,煤层厚度1.20m~2.20m,平均厚度2.0m。煤层构造较简单。 M1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长兴组灰岩底界170m~200m,无夹矸,倾角24°~33°,平均28°,煤层厚度0.68m~1.15m,平均厚度1.0m。煤层构造较简单。属局部可采。 二、煤层特征表 煤层编号 煤厚(m) 层间距(m) 煤层结构 顶底板特性 稳定性 倾角(°) 容重(t/m3) 最小~最大 平 均 顶 底 M1 0.7~1.1 1.00 简单 砂质泥岩 粉砂泥岩 较稳定 28 1.5 25 M2 1.1~1.5 1.43 简单 粉砂岩 砂岩或泥岩 较稳定 28 1.5 14 M3 1.4~1.5 1.45 简单 粉砂岩 砂岩或泥岩 较稳定 28 1.5 30 M4 1.2~2.2 2.0 简单 粉砂岩 砂岩或泥岩 较稳定 28 1.5 三、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 M1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稳定性差。 M2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节理较发育;底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稳定性差。 M3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节理较发育;底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稳定性差。 M4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节理较发育;底板为泥岩、稳定性差。 第四节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一、巷道布置开拓方向、施工次序、规格和支护方式。 该巷道沿M2煤层布置在矿井西翼,方位角88.9°,向西掘进。巷道规格为斜顶似方形,底宽2650mm,下帮高1410mm,上帮高2810mm。掘进断面积5.6m2,净断面积5.3m2。 巷道布置位置图: 巷道尺寸支护断面图: 第二章 探放水设计 第一节 设计依据 一、2007年国务院几部门下发的小煤矿暂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二、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 三、《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采掘工作面遇到接近

文档评论(0)

189****3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