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耕地区的传统习俗.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农耕地区的传统习俗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伟大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民俗文化,又是我国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古老的民族文化中,有关民俗的内容极其丰富,它包括历史上的岁时文化、汉民族习俗和少数民族风俗三大部分,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大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天文气象、宗教信仰、文化娱乐、传统节日等等。 在当今时代,作为我们每一个现代人,应当首先掌握和熟悉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其次,要鉴别这些民俗中的糟粕与精华,批判地继承旧的民俗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正面临消失,详实记录、认真研究和批判地继承民俗文化,是当前民间民俗文化抢救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主导生产的社会,农业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这种重要性在封建社会显得非常突出。农业强则国家强,农业弱则国家弱。因此农业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要加强国力建设就必须通过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来实现。农业生产在人们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在农业生产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农事习俗。这些习俗既反映了传统农业的历史风貌,同时又是广大农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愿望的生动体现。 某些节日习俗的产生与农耕习俗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以中国南方的稻作生产地区为例,由稻作习惯衍生的各种民俗和节庆,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南方节日习俗的相关仪式和饮食,而且保存于中国南方的节俗相当丰富,理解了稻作习俗,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古人的节俗信仰和观念。下面主要从稻作简史、备耕习俗、稻作过程、农谚、日常饮食习俗、稻作生产特点等方面来分析农耕中的文化。 二、稻作简史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农作物和耕作形态。北方地势高广,气候干冷,适合耐旱作物的生长;南方地势较低,土壤湿度较大,气候湿润,利于喜温作物的种植,因此形成了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界的作物分布格局,但这条地理分界线也只是相对而言的,东北地区种植水稻就不能完全以这条分界线来看待。北方主要以麦粟为代表,南方以水稻为代表。 以江南稻作文化中的稻谷品种和精耕细作来说,吴越先民在驯服野生稻、培育人工栽培稻的实践过程中,在不同的社会时期都以“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进行不断的改良,培育优良的稻谷新品种。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国家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江南成了两宋时期全国主要的产粮区。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经济重心在北方。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出现了楚、吴、越等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西汉时,牛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东汉末年战争频繁,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农田,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隋唐时期,南方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北宋时期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实现了南移,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南移对南方地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备耕习俗 立春标志着新一轮农作的开始,立春也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劳动人民用它来安排农事活动。从立春至清明历时两个月,是江南农民的备耕阶段。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以后人们开始谋划新的一年的耕种,整修农具,修补圩堤,同时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有更大的收获。 元宵节一过,农民们就开始集中精力投入一年一度的备耕工作中。在我记忆当中,以前每家每户的生活都比较苦,吃的东西也不是很充足,水稻的种植次数对家庭生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每家每户一般都是种两季的水稻,夏季六、七月份收割一次,收割完以后再种一季,夏季收割粮食时农田里的水是比较多的,而秋季收割时则会把农田里的水全部放干。近年来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不但免了农业税,而且还给农民各种补贴,虽然如此,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仍然不是很高。在我们当地,年轻劳动力大多数都是外出打工,在家的都是些年纪比较大的,虽然他们种粮的经验比较丰富,但有些人也因体力不足无法再继续种粮了。有些年轻人即使在家,他也不一定会种粮,在家的年轻人一般都是具有某种手艺的人,很多时候他们宁愿靠手艺来生活也不愿意种粮食,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种粮食很不划算,首先牛耕就是一笔较大的费用,自己家没有养牛的还需要雇别人来耕田,加上插秧、收割等的雇人费用,化肥的开支,这一项项的费用加起来让他们

文档评论(0)

企业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