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余军:法律方法之具体运用.ppt
第三讲 事实认定方法 一、事实认定的意义和标准 (1)意义:形成确定的小前提 这一过程不能离开大前提,必须回溯到具体法律规则中的“构成要件” “一夜情”是否属于“卖淫嫖娼”?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卖淫嫖娼”的构成要件:是否能够“涵摄” 卖淫:以营利为目的,自愿和他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嫖娼:以给付金钱等物质利益为手段,与卖淫者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2)标准:不是追求“客观真实” ,而是“法律上的真实” 即符合“理性标准的、可接受的真实” “法律事实”——经过“法律陈述”的事实 事实是“过去发生的事件或行为”须用证据予以证明, “可接受的事实”——社会理性标准 证据规则的问题,证据法的研究对象 二、事实认定的方法论基础 (一)以感官观察为基础的判断 较为简单的事实,可通过证据予以证实 如:某人的出生时间、地点,为何人所生 物的损毁,物的大小、轻重等物理特征 文书送达的时间、地点,文书的真伪 (二)以社会经验为基础的判断 经验法则:可接受的社会共识 常常涉及其他学科提供的标准 知识产权法领域对“发明”的认定 对人的行为的判断:以共同社会经验为基础探究行为之目的 甲乙系夫妻,甲对乙拳脚相加,欲置其于死地——“身体侵害” 后来两人和好如初,恩爱如昔——“事后之宥恕”,不得再次作为提起离婚之理由 (三)以价值标准为基础的判断 价值标准的来源:判决先例、法理等 大前提过于抽象(不确定法律概念等) 典型案例:平等权案件 招收国家公职人员,中共党员优先,是否构成歧视? 平等权——平等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进一步填充价值 三、证据认定的要素和标准 (一)证据认定的要素 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 1.合法性 主要审查证据的形式和取得方式 非法取证——焦点问题:公权力违反法定程序取证 “毒树之果”理论 美国:辛普森杀妻案 中国:“钓鱼”执法 美国:索莱斯诉美国案(Sorrells v. United State1),1932美国宪法第18修正案(禁酒令)有效期内 ,所确立的“钓鱼”执法标准 适用范围: ?该类犯罪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 ?这类犯罪侦查之不易; ?手段之特别必要。? 适用方法: ?犯意原则,即警察行为只能是为有犯意的人提供机会,而不能诱发犯意,这又称为主观标准; ? 通常标准,即引诱在常人通常认可的范围之内。 2.真实性 合法性成立,则判断证据的真实性 假证、伪证、篡改的证据、收买证人作证均不能采纳 3.关联性 证据的内容、意义与待证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能否证成 综合考虑各种证据,根据个人经验、社会常识与理性,达到“内心确信”的程度 (二)证明标准 证据的关联性要达到何种程度,法官才能作出定案判决 各部门法有着不同的要求 1.刑法:排除一切合理怀疑 “打落门牙案” 辛普森案件 2.民法:优势证据标准 高度盖然性 3.行政法:一般适用“优势证据标准 、 高度盖然性”标准,但行政处罚等构成对公民权益重大侵害的案件适用“排除一切合理怀疑”标准。 作业 1.据媒体报道,葫芦岛市繁华地段中央大街惊现新型“妓院”消魂苑,店老板提供各种充气娃娃,有的娃娃仿造当红女明星的体貌特征,并提供房间,顾客可以将娃娃带到房间内发生性行为,收取一定费用。公安部门欲对其进行处罚。 如何 解释法律和认定事实?作出何种处理? 关键问题:1.是否可以援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7条(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或者第68条(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的书刊、图片、影片、音像制品等淫秽物品 ) 2.充气娃娃是否属于淫秽物品? b/典型的整体类推 大前提:数个类似规则 第一,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含有保护结社隐私的法律效果(言论自由与结社自由的关系) 第二,第三修正案的“士兵在和平时期未经主人同意不得驻扎任何住宅”的规定则含有保护个人住宅隐私的法律效果 第三,第四修正案 “人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财产享有安全而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包含有保护相关领域隐私权的效果 第四,第五修正案的禁止“自证其罪”条款也包含着对相关领域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效果。 小前提:本案待决事实与上述规则之要件具有相似性,进而归纳出一般意义上的隐私权 结论:已婚夫妇具有使用避孕工具的隐私权,属于一般隐私权的范围 问题:法官没有对上述四个修正案为什么具有保护隐私权之效果作出解释,因而导致争议——大前提的不确定性 (三)隐藏的漏洞及其填补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