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研究所.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土工程研究所.ppt

岩土所简介 全所固定岗44人,其中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级高工8人。 重点研究方向 高土石坝关键技术研究 高边坡关键技术研究 深埋长隧洞和大型地下结构关键技术研究 水工程建设与安全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环境岩土工程技术研究 高土石坝工程技术研究 自“六五”攻关开始,结合鲁布革、小浪底、瀑布沟、西北口、天生桥一级、紫坪铺、洪家渡、水布垭等一系列土石坝工程进行科技攻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土石坝筑坝关键技术研究的体系。依托自身的研究积累,为几乎所有的大型土石坝工程成功进行了技术服务,为这些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期,结合在建或拟建的糯扎渡(261.5m)、双江口(314m)、两河口工程(295m)、长河坝(坝高240m,覆盖层深约60m)等工程,对300m级高土石坝长期变形及变形控制、防渗心墙水力劈裂、渗流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作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负责单位,以历经“5.12”特大地震考验的紫坪铺面板堆石坝为依托,正在对堆石坝的抗震减灾技术进行系统研究。 大型振动台动力模型试验 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相结合共同确定土料特性和计算参数 高边坡稳定分析评价及加固技术研究 混凝土高坝与基础联合作用稳定分析评价及加固技术 爆破施工对周围构建筑物影响的安全评估与跟踪监测技术研究 水工程建设与安全管理技术研究 土工合成材料检测及应用技术研究 近年来建立完备土工合成材料检测及试验设备,为南水北调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橡胶坝工程以及尾矿坝等工程进行了大量的各类土工合成材料的质量检测及相关研究工作。 与新疆水利水电行业有关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 岩土工程研究所 2010年7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岩土工程研究所 概 况 系列完整、功能先进的土石坝筑坝材料性质研究设备 大型高压三轴蠕变试验机 最长稳压时间: 6个月 大型高压动力三轴试验机 正在研制的试样直径为1000mm 的特大型高压静、动力三轴试验机 土石坝高精度、大规模数值分析及可视化计算 坝高300m模型竖向位移(10m精度,约70000单元) 坝高300m模型竖向位移(20m精度,约35000单元) 坝高300m模型竖向位移(30m精度,约17500单元) 拥有一批先进的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件,可完成土石坝应力变形和动力反应分析、渗流及渗透变形分析等方面的数值分析研究工作。近年来,又开发了大规模网格、高精度计算方法,并在高土石坝工程中得到应用。 土石坝高精度、大规模数值分析及可视化计算 可视化计算 施工过程的模拟 土石坝高精度、大规模数值分析及可视化计算 可视化计算 计算成果的动态显示 * * 项目 参数 最大离心机加速度 (g) 100 振动方向 水平+垂直 水平振动加速度(g) 30 垂直振动加速度(g) 20 最大震动频率(Hz) 400 震动历时(s) 2 最大负载 (kg) 400 最大位移 (mm) ±5 输入波形 任意地震波 数据采集通道 128 大型离心模拟试验研究机及双向振动台 450g-t大型土工离心机 双向振动台 目前国内容量最大的土工离心试验机,装配有爆破模拟试验装置、机械手(正在研制)、双向振动台、光纤量测设备等附属试验装置。 1990年投入使用以来,先后完成了 多个重点科研项目,并为小浪底、天生桥、龙滩、沟后、乌鲁瓦提、黑泉、西流水、察汗乌苏等工程进行了开创性试验研究。 结合“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研究发展了一套高堆石坝振动台模型试验的试验技术和方法。 近年成功完成了乌拉泊土石坝、大西沟土心墙堆石坝、四川双江口高心墙堆石坝、两河口高心墙堆石坝、猴子岩面板堆石坝等工程的动力模型试验研究工作。 梅纳G型旁压仪(预钻式) 最大压力10MPa,探头直径:58mm、74mm,探头测量腔长210mm 大型载荷试验 面波测试仪 依靠大型旁压仪、载荷试验等现场测试技术,借助于反演分析,确定覆盖层土体及堆石体的原位力学指标。该技术已成功在察汗乌苏、九甸峡等工程得到应用,为可靠确定覆盖层地基的变形性能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以陈祖煜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开发并完善了用于岩质高边坡稳定分析的二维、三维刚体极限平衡法,二维、三维大型岩体结构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逐步建立起了系统的、具有先进水平的高边坡和大型地下结构工程的稳定分析方法。先后为三峡、小浪底、锦屏一级、向家坝、洪家渡、紫坪铺、小湾、糯扎渡、恰甫其海、宜兴、昌马等大中型水利水电项目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年来,引进并开发了新型压缩分散型锚索技术、岩体抗剪强度原位测试新技术等,并在多个工程得到成功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技术研究 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完成了三峡、小浪底、小湾、

文档评论(0)

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