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县苗光节水示范工程项目申请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综合说明 苗光节水示范项目位于黎城县西南部黎侯镇苗光川,距县城2.5km,区内地面高程759~800m,总面积1.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6万亩,灌溉面积4050亩,分布在漳北灌区和勇进灌区,是黎侯镇重要的粮食产区,涉及下桂花村、坑东村、南关村、桥沟村四个行政村。 项目区内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有西瓜、葡萄、桃、苹果等 项目区内原有下桂花灌溉站建于1981年,泵站设在漳北干渠边,利用漳北渠水为水源,安装1台离心泵,配套电机7.5kw,泵房10m2 该泵站自建成以来,经数十年运行,特别是受渠水的限制,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机泵、电气设备老化十分严重,长期无人管理,难以发挥效益,已于1998年拆除。 近几年由于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给受益区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随着项目区内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农村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对水利工程的依赖性逐年增强,项目区的群众强烈要求对该站进行重新建设。 为此,我局着手编制苗光节水示范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本工程主要项目包括:泵房建设、出水池建设、蓄水池建设、压力管道埋设、机电设备安装、10KV输电线路架设等。 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4932m3;回填4119m3;混凝土304 m3;混凝土拆除30 m3;新建泵房20m2;埋设管道5544m;10kv线路架设0.2km。 本工程概算总投资为165.38万元,其中含基本预备费7.88万元。 2. 水 文 2.1项目区概况 苗光节水示范园区位于黎城县西南部黎侯镇苗光川,距县城2.5km,区内地面高程759~800m,总面积1.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6万亩,灌溉面积4050亩,分布在漳北灌区和勇进灌区,(其中 漳北灌区1890亩,勇进灌区2160亩),全部是黎侯镇重要的粮食产区。 2.2水文气象 2.2.1 气象 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气候。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光足温差大,冬季干冷季节长,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180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90小时。多年平均气温在10.4℃,年际间变化不大,变幅小于1℃;多年平均降水量524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夏季,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780.5mm。多年平均风速为2.2m/s,主要风向: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气候灾害主要是干旱,有“十年九旱”之称,对农作物影响严重。 2.2.2水文地质 项目区属海河流域,地下水为浅层空隙水,埋深0—40m左右,主要是无压水。区内浅层水补给途径较短,周转较快,其主要补给途径是大气降水垂直入渗和河渠侧渗补给。水质良好,适宜农田灌溉。 2.2.3土壤及作物种植结构 项目区地势平坦,土壤以中壤为主。土壤肥力较好,适宜各种旱作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有西瓜、葡萄、桃、苹果等 3. 工程任务 3.1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位于黎城县县城南部黎候镇苗光川,涉及下桂花、坑东、南关、桥沟四个行政村,总人口3840人,现有耕地6000亩,其中灌溉面积4050亩,人均灌溉面积1.05亩。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全镇在重视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重点调整粮经比例,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几年来,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调整种植业结构得不到有效实施。因此,解决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问题已是当务之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是发展本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经之路,是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3.2 工程现状 项目区为漳北灌区和勇进灌区,现有漳北渠13号和14号支渠2条,勇进渠6号和7号支渠2条,总长8.15km,其中:混凝土U型槽防渗5.8 km,其余为块石浆砌防渗。在正常年份,项目区作物可由渠道自流灌溉,在干旱年份,由于该项目区位于灌区下游,渠道灌溉线路长,灌溉保证率差,作物不能及时灌溉,影响农业生产。 原下桂花灌溉站建于1981年,泵站设在漳北干渠边,利用漳北渠水为源,安装1台离心泵,配套电机7.5kw,泵房10m2 该站自建成以来,经数十年运行,特别是受渠水的限制,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机泵、电气设备老化十分严重,长期无人管理,难以发挥效益,已于1998年进行拆除。 3.3更新改造的必要性 原桂花灌溉站是该镇抗旱泵站,担负着下桂花村1800农亩的灌溉任务,是该区农业旱涝保收的重要保证,由于该站设备陈旧、机械老化无法满足正常年份提水抗旱的要求,1998年拆除,近几年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给受益区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随着项目区内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农村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对水利工程的依赖性逐年增强,项目区的群众强烈要求对该站进行重新建。 因此,为了提高黎侯镇水利基础设施的减灾抗灾能力,

文档评论(0)

189****3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