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 先秦时期教育 肖正德 手机E-mail:xiaozhengde@163.com 专题一 先秦时期教育 一、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西周教育的标志——“六艺”教育 三、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四、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 五、世界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所大学——稷下学宫 一、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从原始形态的教育到学校的萌芽 在原始社会中,教育主要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传授劳动经验和生活的经验,没有专门的教育人员和专门的教育场所。 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 伏羲氏“教民渔畋” 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 用火熟食 捕鱼 神农教稼图 到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较前一时期发展了,出现了阶级和私有财产,这时教育开始萌芽。特权阶级为了使自己的子弟接受教育,创办了学校,这时的学校只能算学校的雏形,而且受教育者不再是氏族全体成员的子弟,而只是少数特权子弟。 (二)学校教育的产生 1、学校产生的条件与原因 (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体 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政治上,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 提出了进行贵族教育的必要性。 (3)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字的形成, 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2.夏代的学校 (1)王都所在地学校——“序” ● “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王制》) ● “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古今图书 集成·学校部》) ● “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 “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也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 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 ,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 弟的场所。 (2)乡学——“校” ●“夏曰校”,“校者,教也。”(《孟子·滕文公 上》) ●“乡里有教,夏曰校。”(《史记·儒林传》 “校”原义为木囚,即以木材为栅栏。作为养马训 马的地方,后来利用这宽广的场所来进行军事训练, 而成为习武的场所。” (3)夏代教育的目的 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擅战的武士。 (4)夏代教育的内容 ①军事教育——习箭 “夏后氏以射造士。”(《文献通考·学校考》) ②宗教教育——敬天尊祖 “夏道尊命,事鬼神而远之。”(《礼记·表记》 ③道德教育——明人伦 古代学校的共同任务“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滕文公上》) 五伦 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商代的学校 (1)商代学校设置:大学、小学、瞽宗 “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 为瞽宗。”(《礼记·王制》) 瞽宗之礼乐 (2)商代学校教育内容 ①思想政治教育——“奉先思孝” ②军事教育——射御 ③礼乐教育——“以乐造士” “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 ●“丁酉”是干支纪年中的日期,“丁酉卜”就是丁酉这一天占卜,召集多个国家的子弟到殷都来学习“戒”。 ●据考证,这里的“戒”有两种含义:“一是持戈而警戒,一是持戈而舞蹈”。以“戒”为教育教养内容,包含习武和习乐的两个方面。 ④书数教育 4.西周的学校 (1)西周学校设置 ●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乡(地方学校 ) ●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国学:专为统治阶级以上层贵族子弟而设。按 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又分为大学与小学。 ●大学: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中“辟雍”、南“成均”、 北“上庠”、东“东序”、西“瞽宗”。五学之制已有分教的意思。 太学:承师问道、天子自学、举行盛典之所 南学:学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荧光微球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VIP
- NB_T 10091-2018高压开关设备温度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pdf
- 单缸液压圆锥破操作保养规程.docx VIP
- 六年级(上)语文1-28课核心考点汇总.pdf VIP
- 夏商周考古思考题.pdf VIP
- 2025年铁路局招聘考试题库《铁路基础知识》及答案.docx VIP
- 武汉大学泛函分析讲义.3.1共轭空间与共轭算子.pdf VIP
- 浅析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doc VIP
-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文轩湖西校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docx VIP
- GB_T 3246.1-2024 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组织检验方法 第1部分:显微组织检验方法.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