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2
1.1概述 2
1.2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2
1.3编制依据和范围 2
1.4主要研究内容 4
1.5项目实施进度 4
1.6研究资金概算 4
1.7可行性研究结论 5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 6
第三章 项目研究的必要性 7
3.1晋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7
3.2开展相关研究的必要性 8
第四章 具备的研究条件 9
第五章 项目管理 10
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 11
第七章 项目完成后的预期成果 12
第一章 总论
1.1概述
晋城市是全国知名的文物大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具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的得天独厚条件。袁纯清书记指出我省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走“文物承载、文化展示、旅游收获”的思路。文化遗产是向人们面对面直接展示地域历史人文魅力的最好形式,实现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已成为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2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文化遗产保护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项目承办单位:晋城市太行风物研究中心
项目负责人:张建军
1.3编制依据和范围
1.3.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6、《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
7、《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8、《文物事业“十五”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
9、《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晋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晋城市旅游文物业“十二五”规划
深刻阐述和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促进地域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的重要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多以文物类别研究为主,尚未发现以市域文化遗产为基础的专门性研究成果,该项目拟弥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第三章 项目研究的必要性
3.1晋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晋城市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女娲补天(传说中华人文始祖女娲氏炼石补天遗址和栖息地——蜗皇窟,位于该市泽州县水东乡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农播种(中华第一大帝神农氏采五谷尝百草的羊头山和古墓冢位于该市高平市境内)、禹凿石门(该市阳城县境内有石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历史传说都有实地可指。古书《墨子》中曾有“舜耕于历山”(该市沁水县境内有历山舜王坪),“渔于获泽”(该市阳城县城东有获泽河)的记载。还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瑶泉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以泽州高都、沁水八里坪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公元前260年,历史上著名的 “长平之战”就发生在高平一带。此外,还有其它历史时期星罗棋布的历史文化遗产。
晋城市是全国全省的文物大市,多年来晋城市文物部门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全市目前共有文物点66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陈廷敬故居(对外宣传为皇城相府)已成为我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排头兵,34处国保的整体修缮工作即将完成,具备了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条件。根据转型、跨越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依托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3.2 开展相关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文化遗产研究是打造晋文化品牌和“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战略的需要。
第二、是充分发挥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需要。
第三、是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需要。
本项目的实施对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晋城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 具备的研究条件
多年来在晋城市相关部门的努力工作下,已经收集整理有晋城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资料,山西省早期木结构建筑保护修缮工程资料,旅游所在地的旅游统计资料,为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
本项目课题组由10人组成,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馆员2人,助理馆员1人,其它工作人员5人,老中青梯次搭配,人员结构合理,有利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主要工作人员一览表: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位 职称 专业 承担任务 单位 张广善 男 1954.7 学士 研究馆员 历史学 撰写报告 晋城市博物馆 郭新明 男 1961.9 大专 文博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牛奶过敏的诊断、管理和预防意见书(2024).pdf VIP
- 西安2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doc VIP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中国碳化钨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VIP
- 内能的利用的学案.doc VIP
-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试题(含答案).doc
- 《中国儿童生长激素使用情况研究》.pdf VIP
- 万华化学经营分析报告.docx VIP
- 2025年中国PVB中间膜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7年第二批项目.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