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宫殿 第二章 宫殿、坛庙、陵墓 第一节 宫殿 问题1:宫殿应该具备哪些功能? 问题2:对宫殿建筑有什么直接的感觉? 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种类型。它们是历代奴隶主和封建帝王把大量的财富、最好的建筑材料、最高级的匠师、最精湛的技艺集中起来建造的,代表了当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平。 王朝的权威需要 “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史记·高祖本纪》)。萧何劝说汉高祖刘邦建设壮丽宏大的宫殿以显示皇天之重威。历代帝王均是如此。 宫殿建筑发展的阶段 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年代:夏商时代 特点:茅草盖顶、夯土筑基,结构已初步完整,轴线 出现应用于群体组合。 举例: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河南安阳殷墟 商代晚期宗庙、宫室遗址。 2、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年代:春秋战国时代 特点:夯土高台,台上木架建筑是一种体型复杂的组合 体,而不是庭院式建筑。 举例:春秋时晋故都新田(山西侯马)、战国时齐故都临 淄(山东临淄)、赵故都邯郸(河北邯郸)、燕下 都(河北易县)、秦咸阳(陕西咸阳)等,都留有 高四五米至十多米不等的高台宫室遗址。 3、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年代:秦汉 特点:前殿规模宏大,形式隆重。林苑格局较自由,富 有园林气息。 4、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年代:隋以后 特点:追绍周礼制度,沿轴线纵向布列“三朝”。但有 受地形限制,三殿前后不在同一条轴线上者, 如北宋元丰后汴京宫殿。 举例:隋大兴宫、唐大明宫、明南京宫殿、明清北京 宫殿等。 宫殿建筑发展的趋势 1、规模渐小。 汉长安长乐宫6.6平方公里、未央宫4.6平方公里 唐长安大明宫3.3平方公里 明北京紫禁城0.73平方公里 2、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3、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 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汉未央宫、唐大明宫台殿池沼错综布列,富有园林气息,不似明清故宫森严、刻板。 一、唐长安大明宫 二、明清北京宫殿 故宫在明朝初建时,是参照南京宫殿的规制,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会《周礼·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原则建造的。这些宫殿沿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严格对称布置。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体现了帝王权力的设计思想。 “前朝后寝” “左祖右社” “三朝五门” 前三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简称前三殿,是外朝的中心区域。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供天子登基、颁布重要政令、元旦及冬至大朝会及皇帝寿庆等活动之用。 殿内镂空金漆宝座和屏风设在七层台阶的高台之上。室内外梁、枋等,全是沥粉贴金和玺彩画。宝座上方的金漆蟠龙吊珠藻井,制作更为精美。靠近宝座的六根沥粉龙金柱,直抵殿顶,上下左右连成一片金光灿灿的境界。 殿外丹陛上,东面陈列的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西面陈列的嘉量,是乾隆九年仿照唐朝嘉量制造的象征性量器。另在丹陛上下陈列的鼎式炉、铜龟、铜鹤,是举行典礼时点燃松柏枝和檀香的用具,也是象征江山永固的陈设品。 中和殿为三开间正方形殿,单檐攒尖顶,体量甚小。是皇帝在大朝前的休息处。 太和殿前,向北的石阶中道下层的一块云龙石雕,是故宫中最大的一块。石长16.57米,宽3.07米,厚1.70米,重200多吨,原为明代雕制,清乾隆时重雕。据明《两宫鼎建记》记载;有一次运这样一块大石,动用了顺天府(包括北京和周围很多州县)民夫2万人,用旱船拽运,自房山至北京约为100多华里,走了28天,耗银11万两。 思考题:故宫的设计师采用什么手法使太和殿及其殿庭成为整个宫城的建筑主体和核心空间? 1、太和殿本身的最高形制、 最尊规格(面阔、进深、面积、屋顶、台基、斗拱、彩画等)来保证主体建筑的宏大威严和金碧辉煌。 2、采用3万多平方米的可容万人盛典的巨大殿庭。殿庭前有从大清门开始的5座门楼铺垫,后有内廷宫殿烘托,左右有文华、武英两殿簇拥。突出了核心空间的地位。 3、在殿与庭的处理上,三层带月台的须弥座台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协调了巨大的殿庭和相对尺度较小的太和殿,既强化了主体建筑的地位,又有助于避免殿庭的空荡。 4、恰当地安排殿庭的辅助建筑和陈列小品。如殿庭中的体仁阁、弘义阁,掖门、崇楼等,衬托了主体建筑的宏大。建筑小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