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应用课程探讨.pdfVIP

毕业设计(论文)单片机应用课程探讨.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片机应用“做中学”—— 单片机应用课程教学方式探讨 南京嵌入之梦工作室 单片机应用“做中学” —— “单片机应用”课程教学方式探讨 简介: 本文介绍了一种国外新颖的教学构思,并提出了其在“单片机应用”教学上应用的可能。 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对单片机应用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施教者交流。 基于作者理解的教学目标,参考国外这一教学构思,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并阐述 了其可以带来的好处。 最后详细介绍了为这个课程模式实施所设计的一套“智能小车 DIY 套件”,阐释了设计 中针对教学所作的努力。 一、 背景 我是一名从事智能仪表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单片机的出现使这个领域产生了根本的变 化,如何应用单片机成了设计的核心。但是,从目前毕业的学生看,能够真正使用单片机解 决实际问题的几乎没有,令人倍感困惑! 我曾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过:为何会有如此的局面? 不恰当的教学模式难辞其咎,学生固然有一定责任,但教学模式、实践手段陈旧才是根 本原因。 四年前,由于兴趣驱使,我转行至 Semia 公司(一家 LEGO 教育器材的代理商),成为 其销售技术支持。在此期间,我研究了国外使用 LEGO 辅助教学的案例,并且涉猎了一些相 关的教育理论书籍,探讨了其理论依据 —— “知识建构理论”及“做中学”理念。 第 1 页 共 10 页 单片机应用“做中学”—— 单片机应用课程教学方式探讨 南京嵌入之梦工作室 期间,Semia 公司引进的一本《LEGO 组件和 ROBOLAB 软件在工程学中的应用》 (美 国 Eric.L.Wang 等著)一书触动了了我,作者全新的教学理念及生动的课程设计完全颠覆了 我心中固有的教学模式,帮助我找到了目前“单片机应用”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 我曾努力按其思路构想过如何将其实施,并且作了一些尝试,可 LEGO 组件高昂的成本 使我毫无建树,器材成了最大的障碍。 两年的努力,没有任何突破,我无奈离开了 Semia 公司,开始自己另辟蹊径的尝试。 这次我将目标从宽泛的“工程学”缩小至“单片机应用”这一主题,以期通过缩小需求来降 低实施的难度。 经过两年的努力,总算在内容和成本之间找到了平衡,针对“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出 了一套可以按上述模式组织课程的器材。 二、课程需求分析 “单片机应用”课应该是一门实践课,它本身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知识点,是建筑在 “计 算机原理”、“C 语言编程”、“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基础上的,是这些知识在具体产品(单 片机)中的应用。而学生学习它的目的主要是学会运用上述基础知识看懂某个产品(单片机) 的技术资料,并且通过使用之验证自己的理解,培养阅读、设计、实践的能力。 从需求分析角度考量,这门课应该达到: 上述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运用能力的检验; 技术资料搜集方式的锻炼; 技术资料阅读、理解能力的锻炼; 如何将单片机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设计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施自己的设计体验从设计到产品的过程,锻炼其实际工作能力; 第 2 页 共 10 页 单片机应用“做中学”—— 单片机应用课程教学方式探讨 南京嵌入之梦工作室 通过实践过程锻炼交流、合作、书写技术文档等基本技能; 如有可能,在实施过程中学会某种规范的设计方法,如状态图、UML 等。 上述所有需求都无法通过传统的讲授方式满足,必须每个学习者自己去做、去感受,才 能发现存在的问题,也才能意识到需要加强什么?弥补什么? 很难想象,如果不通过做一个项目,如何考察出一个学生的搜集、阅读资料的能力? 编程能力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定难度的需求,没有可以发挥的空间,如何能发现一个 学生具备很好的编程潜质?又

文档评论(0)

精品天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