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计划书.doc

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计划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项目背景 本项目产品为动力及储能电池,类产品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隶属高效节能与新能源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参见《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是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的鼓励类产品,是国家大力扶持的具有较高环保效益的新产品,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及“十一五”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重点支持发展的产品。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 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 号),规定“新型高容量、高功率电池与相关产品”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的“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范围,业内企业经认定后可依法享受所得税税率为15%的优惠。 2010 年9 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决定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同时,在这些产业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新能源、电动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继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的新一轮刺激经济的方案。其中,新能源产业中,有4 个重点,分别为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有2 个重点,分别为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动汽车的研制方面,经过近10 年的自主研发和示范运行,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总体相当,车用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领域。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正在加快。目前,多部委均牵头制订涉及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由科技部牵头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小型化和汽车电气化是中国汽车未来发展的两大方向,2015 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计划达到100 万辆,动力电池产能约达100 亿瓦时。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 本项目是向新能源领域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转型的重要投资举措。 始终专注于电池领域,经过1年的发展,在产品、技术方面拥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 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积累和储备了丰富的蓄电池产品与技术研发经验,是国内电池行业的技术领先者。以技术为核心,参与国际竞争,成为通信、动力及储能电 源行业的知名品牌,进而实现整个公司的国际化,电源未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公司以国际先进的研发条件和行业顶尖的技术人才为依托,经过十年的发展进步,已形成有别于国内、外同行的特有和独享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体系, 培养了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核心技术团队,具备了很强的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能 力。截止目前,实用新型专利项。 在锂离子电池的技术方面,公司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在改性正极材料、电解及其制备工艺、 电池高倍率、低温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公司上市后,迅速利用上市后的资金优势,以公司多年的技术积累为基础,加快建设国家级技术中心,抓住新能源产业为电池行业带来的空前机遇,持续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系统及智能电网用储能电池等应用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发,建立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实验室,进行超级电池、锂电池等新型车用动力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并逐步扩大与外部科研机构、相关技术团队的广泛技术合作,为公司日后在上述新领域的发展进行技术贮备。 公司成立了研究院,下设基础应用研究所、应用工程研究所、锂电综合技 术研究所、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配置同行业内最先进的电化学综合测试仪、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电导仪、XRD、SEM、金相显微镜、XRF 等来看,战略均把绿色能源的研发作为经济复苏的重中之重。美国除了将189 亿美元投入能源输配和替代能源研究、218 亿美元投入节能产业、200 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外,还将投入7.77 亿美元支持建立46 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在欧盟经济复苏计划中,强化“绿化”的创新和投资,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日本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882 亿日元大幅增加到1156 亿日元。韩国计划到2012 年投资60000 亿韩元研发绿色能源新技术。 除新型能源外,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消费市场的引领性产品,发展电动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演变成一场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争。 2009 年2 月15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总额为7870 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中新能源为重点发展产业,主要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捕获和碳储存、可再生能源等。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意向进一步增加,拟定了旨在占领世界领先地位、适应21 世纪世界技术创新要求的四大战略性产业领域

文档评论(0)

zhangf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