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项目申报材料.doc

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项目申报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概述 (一)项目背景 芦笋学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nalis)。因其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对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并有特殊的芳香味。因此,在当今世界享有 “蔬菜之王”的美誉。一直以来,广受世界各地专家推崇和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有稳定的消费群体。我省是全国芦笋种植面积、外销量最大的省份。目前种植芦笋面积达到30余万亩。所产90%以上约7万吨的芦笋全部销往欧美、日本、加、澳、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占全国芦笋外销量的50%、世界芦笋贸易量的30%以上。 (二)***芦笋的生产、技术开发状况,现有产业规模 1、***有国土面积6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有195个行政村,人口35万。作为全省绿芦笋种植的最核心区域,芦笋主要分布在沿汾河流域的5个乡镇、100余个村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沿汾河滩涂一带开始种植。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最著名的绿芦笋产地。目前全县种植面积4.4万亩,占到全省芦笋种植面积的20%以上,从事芦笋种植农户2.5万人。2007年芦笋亩效益突破4000元大关,销售收入超过了亿元。仅芦笋一项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芦笋对***农业经济总量贡献已超过葡果、蔬菜和畜牧业,名列第一,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标志,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事情的发展往往难尽人意,2008年下半年来以,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欧美国家和地区经济萧条消费能力下降芦笋芦笋出口订单减少芦笋芦笋价格去年降增长因找不到买主。。芦笋芦笋芦笋芦笋芦笋笋笋笋笋笋笋芦笋芦笋芦笋芦笋UC157、UC800来说,有些是F2代甚至是F3、F4代品种,这些品种最大的弱点是种群变异大、抗病虫性差、生物学性状不佳,加之种植技术参差不齐,有的芦笋甚至于不足20㎝就开始散头,且空心笋、弯曲笋、开裂笋、虫害笋时有存在;产量只有杂交F1代的三分之二或更少,产品只有50%—60%能达到收购企业的质量要求,所以在生产经营中经济效益大打折扣,与通行的国际检验、检疫标准比较确实有差距,在国际需求停滞、有减少趋势的情况下,自身的弱点自然暴露无遗,全球金融危机只是把这种弱点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而已。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预期经济效益 2008年我县芦笋病虫害大发生和下半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之后,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笋农如同经历了一场浩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是听之任之,随波逐流;还是把挫折看着是一次机遇,迎难而上?态度确实决定着我们的盛衰荣辱!我们必须放长眼重新振作起来,摒弃消极态度,变挑战为机遇,瞄准世界芦笋技术和趋势的最前沿,从而在恢复中苦练内功,积蓄力量,全面实现绿芦笋生产的优质、无公害和丰产,率先完成芦笋的更新换代,为今后的大发展抢占先机。 实施这一项目,就是为我们的绿芦笋更具有竞争力,适应国际上更加严格检验、检疫的需要;是我们在低迷的市场中,逐步改变芦笋种植方式和水平,实现基于“你无我有,你有我优”而进行升级转型,为了在下一轮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当务之急就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对我社的芦笋进行综合配套技术改造。通过综合配套技术项目的实施,使芦笋的产量和等级有较大的提高,芦笋的亩产量由目前的600㎏升至700㎏,一级品率由目前的40%—60%上升至60%—80%;仅此一项,我们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巨大的,也是实施该项目的关键所在。 (四)、本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 ***县南坊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0月,位于***县***镇西南坊村。业务范围主要是农产品种植、销售、新品种引进示范等,注册资金30000元。合作社成员由***、等乡镇芦笋、蔬菜种植大户共200户组成,几乎涵盖了***全部的芦笋种植大户和精英,如***村农民车四维、高金生等各示范种植美国F1代杰西奈特新品种100亩;***东青堆人段志国种植90多亩;仅我们200户合作社成员种植芦笋的面积超过了5000亩以上。其中,特别是由种植、技术、供应、销售大户***县华兴技术服务部为主导,所种植的120余亩芦笋全部是“全雄——F1代”优质、高产田,2008年春夏发生的严重病虫害,由于品种抗病性强,技术措施得力,120亩芦笋几乎未受到病虫的侵害,生产的芦笋全部卖出了好价钱,给本社笋民树立了榜样和信心。 合作社现有参与芦笋研究、技术应用的技术人员15人,全部均由高、中、初级技术人员组成。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中级8人,其余为初级职称,是一支技术量非常强的团队,使我社在生产、销售和技术研究等方面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大大提高了我们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整体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合作社负责人***,中级技术职称,多年从事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在本社组创之初,已经多年从事芦笋技术研究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芦

文档评论(0)

189****3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