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一、概况 1
二、地质遗迹保护的重要意义 3
三、地质遗迹保护原则 4
四、质遗迹保护措施 5
五、地质遗迹保护经费预算 6
六、结论与建议 8
附: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暨彩色丘陵景观照片
附图: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暨彩色丘陵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
一、概况
地质遗迹类型及分布
张掖丹霞地貌及彩色丘陵地质遗迹分布面积约410 km2,是白垩系下统下、上岩组砾岩、泥岩在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由水流冲蚀和风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它的形成演化过程清晰的记录了新构造运动以来这一地区古地理环境、古气候的变迁,形成的丹霞地貌在西北干旱地区具有代表性,为丹霞地貌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张掖丹霞地貌、彩色丘陵两种地质遗迹皆属自然遗迹类地质遗迹类型。二者
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肃南县康乐区白银乡一带;彩色丘陵主要分布于临泽县倪家营乡的南台子村、红山湾村以及白银乡的敖河沟谷;前者以冰沟、芦苇沟、白庄子最为典型,后者以南台子村、红山湾村以及敖河沟谷最为壮观(图1)。
丹霞地貌分布规律:石柱、石峰等一般发育于构造线密集的较大沟谷两侧,小型沟谷多呈现“一线天”、“巷谷”等景观,宽阔的梨园河河谷两侧发育有气势宏伟的窗棂状宫殿式、峰丛状等不同类型的丹霞地貌,延伸长度达数千米。
彩色丘陵分布规律:主要受岩性的控制,呈圆状分布于梨园河北岸,处于丹霞地貌的怀抱之中。
2.地质遗迹的形成
区内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景观主要有丹霞地貌、彩色丘陵。前者主要发育在砂岩、砾岩中,后者主要发育在砂质泥岩、泥岩中。
一般说来,丹霞地貌可以发育在不同地质时期的红色砂岩、砾岩等具有红色调的碎屑岩系,这样既包括紫红色砂、砾岩,又包容虽夹有其他颜色,但以红色调为主的岩系和以砂、砾岩为主夹有泥质岩、化学岩生物化学岩和火山碎屑岩等。丹霞地貌如不是红色调,就谈不上“丹”。红层的外貌应奇、险、秀、美,这在各地貌学教材及地理学辞书中都能找到相应的描述。如果是毫无特色的低矮红色丘陵,那就不是丹霞地貌,或者是它消亡的产物。黄进(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曾提出在水平、缓倾斜的厚层红色砂、砾岩中形成的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丹霞赤壁地貌,实际上是突出了“身陡”的丹霞赤壁坡面。作为丹霞地貌形成的构造条件,应当是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上升(本区具一定的继承性),构造线及垂直节理的发育。
另外,当红色砂岩、砾岩顶部覆盖一层第四系砾岩或黄土,并形成凸檐状保护其下红层时,亦可形成壮观的地貌景观。黄可光(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提出,因与典型的丹霞地貌有区别,可称其为“类丹霞地貌”;当覆盖层下为泥岩时,其构景价值就大为逊色,泥岩的坡面被流水冲刷,形成许多沟纹,陈致均(兰州大学地质系教授)称其为“劣地式丹霞地貌”。
受区域构造线及节理的控制,流水沿构造线或节理下蚀,又在软岩夹层中侧蚀(包括风力),下蚀使沟谷加深,侧蚀使软岩层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凹槽,相应地在硬岩层中便形成凸棱,这种凹槽与凸棱相间,加之垂向上的泥沙流粘附在赤壁上,共同构成格子状,便形成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进一步发展引起谷壁崩塌加宽。由砂砾岩构成的山块顶面狭小,又易于渗水,降雨时坡面径流较少,且崖壁陡峭,流水对坡面的压力减小,故坡面侵蚀显得很弱,利于崩塌崖壁保持陡峭的坡面,以及形成石柱、石墙等景观。
丹霞地貌的坡面发育,往往是沿垂直节理、裂隙的侵蚀、剥蚀开始的。首先形成一线天式的狭窄深沟。沟壁继续按垂直节理崩塌侵蚀,使深沟进一步加深、加大形成所谓“巷谷”。巷谷的陡崖坡继续沿垂直节理崩塌,当堆积在崖麓的崩积物来不及被水流搬走时,则会在巷谷两侧的陡崖麓部形成崩积缓坡,同时崩积物掩埋一部分基岩。以后,便以崩积缓坡的顶部为基准进行崩塌。而每崩塌一次都掩埋了崖麓的一部分基岩。因此,在陡崖沿垂直节理崩塌后退的过程中,在崖麓下方造成崩积缓坡的同时,也在崩积物下面形成一个基岩缓坡面。如果上述作用继续进行,陡崖坡则不断崩塌平行后退,其相对高度也逐渐降低。崩积坡则不断加宽加高,其下伏的基岩缓坡面也不断加宽加高,而山顶的平缓坡面则被切割,且面积越来越小,最后使崖麓缓坡形成面积较大的缓坡丘陵地貌,原来的陡崖及山顶缓坡则退缩成为“堡状残峰”或成为孤立的“石柱”。如冰沟内见到的柱状、瓶状、蘑菇状丹霞地貌。这是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
当陡崖坡发生崩塌作用时,巨大的重力作用使崩塌岩块发生一次剧烈的碎化作用,这样就使堆积在崖麓缓坡上的岩块、岩屑大大增加了与空气、水分和生物的接触面积,使风化作用得以加速进行,而且,当陡崖坡发生一次崩塌作用之后,常即间以一个稳定(不崩塌)时期,不但使陡崖上的片状、块状风化剥落得以进行,而且使崖麓缓坡的崩积物有一个较安定的时间来进行风化作用,这样,就常使山麓缓坡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年产3000吨汽车车身大中型冷冲模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 年产3000万条塑料编织包装袋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 年产5000吨汽车安全气囊钢管技改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 年产5000吨竹原纤维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 年产6000万块(折标砖)页岩烧结砖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 年产8000吨番茄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 年产8000吨精制红薯淀粉扩建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 年产8000吨沙地无籽西瓜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 年产20000吨汽车零配件生产线技术改造产业化升级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 年产精炼茶油2000吨,年产茶粕12000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