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西塘古镇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夏 小 红 【关键词】古镇旅游 旅游开发 旅游发展战略 【指导老师】刘 军 林 【专业】旅游管理 【正文】 田喜洲强调了古村古镇的文化内涵他认为古镇是古代依水而建或依山而造在当时成为重要的物质集散和军事要害之地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后留存下独特淳朴的古建筑古民风蕴涵着很强的旅游功能体现出浓浓古韵的村落田喜洲2003。余丹主要从建筑学角度来定义中国古镇她认为中国古镇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形象逐步形成的众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建筑群与村落即它们所构成的中国古代风格的建筑流派的建筑群与村落余丹2005。1984年陈逸飞先生一幅《故乡的回忆》使得苏州周庄享誉海内外不仅成功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的品牌更使周庄成为中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开拓者。继周庄之后苏州同里古镇于1986年开展旅游事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周庄的示范效应下江浙一带的古镇相继走上“旅游兴镇”之路。浙江乌镇于1999年开始旅游的开发工作由于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又较好地保护了历史故被喻为“最具文化气息的水乡古镇”。与此同时西部的丽江大研古镇因其独特的民俗文化逐渐为游客所关注1997年申遗的成功更使其迅速跻身古镇旅游开发的前列。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古镇旅游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 随着古镇旅游热的迅速升温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熊侠仙张松周俭对“旅游公害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同里、周庄和甪直进行了实地考察采集了相关数据通过对三个古镇近几年的年度游客总量的对比分析得知三古镇平日游客相对较少周末游客量居中而在黄金周期间的游客量比平日有大幅度的增加为平时的2-4倍年增长率更是突破了百分之三十超过了目前古镇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旅游容量过度饱和使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幽静的水乡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 熊侠仙张松周俭2002。田喜洲针对“旅游主题十分相似”深入研究调查了江浙沪两省一市方圆200公里范围内散落的十几个古镇发现他们都打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牌子田喜洲2003。秦容指出古镇区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主要为基础配套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秦容2007。蔡家成指出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体验旅游是古镇旅游的最高层次提出针对不同旅游者提供相应的体验旅游项目蔡家成2007。魏芳勋认为只有作好政府管理才能使古镇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有效益魏芳勋2002。马勇、李玺认为一个旅游地的开发离不开营销宣传马勇李玺2006。本课题通过对西塘古镇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旅游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西塘古镇景区概况 西塘位于嘉善县中部偏北距县城魏塘11公里地势平坦、河道纵横、水陆交通极为便利镇区面积1.56平方公里人口206万是一个具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千年古镇。西塘古镇的旅游发展较晚于1997年开始发展旅游但是其发展很快。自开发旅游事业以来先后修复开发了烟雨长廊、来凤桥、西园等历史景观。2004年西塘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9万人次创旅游门票收入达1062万元相关行业收入7600万元。32005年“十一”黄金周共接待中外游客5万多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达106.68万元同比增长百分之35.6。其中海外游客增幅十分明显翻了两番。随着古镇知名度的上升海外游客所占比重增速明显客源遍及各大洲。东南亚、法国、瑞士等地游客的增多打破了以往以上海、苏州、杭州游客为主体的局面。西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图1 十一黄金周西塘古镇旅游接待人次 年度 人次 2004年 3.777万人次 2009年 15.4万人次 图2 西塘古镇旅游门票收入 年度 门票收入 2004年 1062万元 2009年 3048万元 一历史悠久民居建筑特色显著 西塘历史悠久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西塘建筑具有两大特色一是民居之间众多的长弄最有名气的要属种福堂西侧的石皮弄最窄出仅有0.8米二是沿河的千米廊棚雕花刻纹的翻轩两层廊棚营造出温馨古朴的气息。 二依水城镇水乡风貌独特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在镇区有9条河道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古镇众多的桥梁把水乡连成一体。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5西塘古镇内有桥100多座镇内知名的石桥有27座南塘桥、中塘桥、北塘桥、鲁塘桥名目繁多。 三古今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 西塘古今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据统计历史上西塘曾出过进士十九人举人三十一人。明代以来有志书记载的有九人有著作留世的有一百零三人。春秋时期伍子胥佐吴兴修水利元代钱塘诗人钱惟善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高启寻幽探古民国时吴江诗人柳亚子与镇上文人吟诗聚友在南社成立后在西塘的社员就有17人之多。另外西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