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docVIP

关于某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目代码320683101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南通市通州区2010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项目地点: 南通市通州区三余镇 项目建设单位:南通市通州区三余镇人民政府                  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 周向东 (签章) 项目建设规模:  8000           亩 项目投资:总投资 728万元,其中财政投资 560  万元 项目申报单位:南通市通州区三余镇人民政府 2009年12月5日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区位置 南通市通州区2010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三余镇。三余镇现辖2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12.71万,其中劳动力61922人。面积180.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万余亩。项目区位于镇区东南侧的一社村,该村南临海门市、东至新闸竖河、北至团结河,全村共有50个村民小组, 1925个农户,人口5385人,村域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35亩。 (二)农业资源状况 1.水资源状况 项目区四季湿润,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二级河道三余竖河、排咸河、团结河、新闸竖河环绕四周,三级河福利竖河贯穿南北,18条四级河分6排均匀分布两侧,每60米都有纵向8-10米宽的泯沟构成丰富的水网。灌排十分便利,适宜各种粮、棉、油、果、蔬、药、特种植生长,无工业三废污染,地表和地下水质量好,符合灌溉要求。 2.土地资源状况 境内地貌单元属江海平原区,地质构造隶属于中国地质分区下的扬子台褶带。地质主要为粉砂土层,地表耕作层为轻壤,PH值7.5左右,是农业土壤最理想的表层地质。村域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35亩。 (三)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所在镇属北亚热带湿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资源充裕,年均气温15.1摄氏度,年平均活动积温5446.8℃,无霜期224天,年日照时数2144小时,日照百分率49%,年辐射总量119.2千克/平方厘米。降雨充沛,年均降水量1080毫米,年蒸发量1327.5毫米,蒸降比1.27:1,平均相对湿度81%,年均风速3.4m/s,适宜种植粮、棉、油、果、菜、药、特等多种类型作物,具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条件。农业种植以小麦、豆类、油菜、棉花、蔬菜为主,养殖以肉羊、生猪、肉鸡、特色水产为主。全镇拥有久仙罐头、欣德食品、绿川园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3家,资产总额2500万元,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家。 项目区现有中心路及机耕路35.5Km,机耕桥21座,灌溉车口2座,基础设施已具一定规模,设施基本配套,农田灌排率60%,渠系水利用系数40%,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这些为项目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项目区主要农作物有西瓜、棉花、优质双低油菜、小麦、蚕豆及各种蔬菜等,今年以来按照南通市都市生态型农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扎实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农业和特色农业,长江中华绒螯蟹养殖、连片设施蔬菜种植、无籽西瓜种植及优质粮棉油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三海路沿线设施蔬菜种植带、永东路南侧中华绒螯蟹繁育基地、村东部无籽西瓜种植示范片和村西部优质粮棉油高产区的由分散经营向集中布局的转变。先后成立了一社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一社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两家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236人,通过专业合作组织的运作,激活了土地流转,形成了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有机整合,建成了连片钢架蔬菜大棚650亩、长江绒螯蟹蟹池1000亩,推动了全村都市生态型农业的健康发展。全村小康建设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实现全村社会总产值1586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08元。村级集体资产质量较好,无不良债务。镇党委政府决定将农路、农桥、河道疏浚、科技推广等相关建设内容配套资金,重点投入到该项目中,全力打造高效规模农业新亮点。 项目区农户近年来先后添置了农用中型机械2台套,农用小型灌排机械40台,农用车辆10辆,小型拖拉机7辆,机动脱粒机6台,农机总动力达到835千瓦。 (四)建设条件 1、有利条件 (1)有良好的地理优势 项目区交通便捷,省221线、省222线、平海公路、金三公路穿境而过,经苏通大桥到上海仅需2个小时,即将开工建设的沿海高速在境内设有互通,是沿海通道的重要枢纽,与三余竖河、团结河等河道构成良好的水陆交通网络,项目区与沿海开发区—滨海新区遥相呼应。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其能率先接收到上海、苏锡常和其他长江三角洲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有利于人流、物流、技术流的有效集聚。 (2)有较强的产业特色 项目区毗邻三余镇区,无公害蔬菜、扣子蟹养殖、肉鸡养殖

文档评论(0)

精品天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