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黄酮的研究进展 赵明春.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草黄酮的研究进展 赵明春 1 ,2 贾绍华 31. 国家教育部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76;2. 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 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76;3.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150076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药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结构、提取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前景及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旨在为甘草黄酮的进一步研究开阔新的思路,将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开发出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甘草;黄酮;研究进展 甘草是豆科植物乌拉尔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 inflataBat. 或光果甘草 G.glabra. L. 的干燥根和根茎,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中草药品种1。其主要有效成分有甘草酸和甘草黄酮。据有关报道,甘草黄酮是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的物质,有抗溃疡、抗菌、抗炎、解痉、镇痛、降血脂等作用 2,傅乃武等3证实甘草中的黄酮类成分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甘草黄酮具有防治艾滋病的功效。因此,对甘草黄酮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 甘草黄酮的化学结构及成分1.1 化学结构 甘草黄酮类物质主要是指具有C6-C3 -C6 基本母核的一类天然产物,其中C3 部分可是脂链, 也可与C6 部分生成6元或5元杂环, 迄今为止, 已从甘草中分离出150多个黄酮类化合物,大致包括黄酮类、黄酮醇类、查尔酮类、双氢查尔酮类、双氢黄酮类等成分4。1.2 化学成分1.2.1 黄酮类 主 要 含 有 夏 佛 托 苷 schaftoside 、 佛 来 心 苷 violanthin 、 异 夏 佛 托 苷isoschaftoside、异佛来心苷 isoviolanthin、甘草黄酮Alicoflavone A、芒柄花素formononetin5、芒柄花苷ononin、47-二羟基黄酮47-dihydroxyflavone等成分。1.2.2 异黄酮类 主 要 含 有 异 芒 柄 花 苷 isoononin 、 黄 甘 草 苷 glycyroside、 甘 草 异 黄 酮Alicoisoflavone A、 黄甘草异黄酮Beurycarpin B、 黄甘草异黄酮Aeurycarpin A、毛蕊异黄酮calycosin等成分5。1.2.3 查耳酮类 主要含有甘草查耳酮Alicochalcone、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刺果甘草查耳酮glypallichalcone等成分。1.2.4 二氢黄酮类 主要含有甘草苷liquirtin 、6-O-乙酰基甘草苷6、甘草素liquiritinin等成分7 。2 提取工艺2.1 水提法 过去提取甘草黄酮的主要方法为水提法, 其原理是通过甘草粉与水按一定配比,加热混合至80℃~95℃浸提甘草粉,利用甘草黄酮的水溶性进而提取甘草黄酮。此种方法虽要求设备简单,但因提取杂质较多、提取时间较长、提取液存放易腐败变质、后续过滤操作困难、收率较低等缺点,现在已经不常使用8。2.2 有机萃取法 这是目前国内外提取甘草中黄酮类物质最为广泛的方法。 由于黄酮类化合物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中,不同有机溶剂对不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提取过程可用加热抽提法或冷浸法提取,由于乙醇相对廉价,同时其残留对人机体来说相对安全,常用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9。王冰等10人根据黄酮的性质,以最大限度的提取甘草总黄酮为目的,通过正交实验、验证实验和对照实验,确定甘草总黄酮提取最佳方案是:甘草渣粉末20g,CaOH2 0.8g,液固比20:1,酸沉pH值2.5,提取时间2h,以芦丁为标准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总黄酮的最高提取率为2.56。2.3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付玉杰、祖元刚等11田利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对甘草黄酮进行提取,发现提取率比常规溶剂法要高2.2倍, 为工业化超临界CO2 法生产粗甘草黄酮提供了有价值的参数。3 药理作用3.1 抗肿瘤 有报道认为光果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体外均有抗肿瘤活性,异甘草素导致DU145、LNCaP前列腺癌细胞株S和G2 /M期生长停止,可用作治疗前列腺癌候选药物12。董青等13研究发现甘草中黄酮成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C及骨髓巨噬细胞BMC及L929细胞无直接毒性作用, 但能诱导PEC和BMC产生具有杀伤作用的细胞毒因子,并初步证明此细胞毒因子为肿瘤坏死因子TNF-a。3.2 抗氧化 朱少华14等也证明了甘草黄酮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 拮抗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作用机理为甘草黄酮通过提高红细胞SOD水平,增加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甘草黄酮通过对O2 -的直接清除作用,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3.3 抗HIV病毒作用 据日本学者有关报道,从甘草活性成分

文档评论(0)

大吧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