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方地区“南匈奴”墓葬再探讨
蒋璐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摘要:北方地区是两汉时期中原王朝抗击匈奴的主要战场,同时也是汉朝安置内附匈奴的主要地区。由于
北方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研究者将这一地区发现的部分汉墓认定为南匈奴墓葬。本文将这些墓葬出土
的陶器、铜器、铁器、骨器等与典型匈奴墓葬同类型器进行比较,认为目前北方地区被研究者认定的部分
“南匈奴”墓葬中的部分“匈奴”文化因素实际是汉代在汉墓和匈奴墓葬中共同出现的因素。这些“南匈
奴”墓葬中的匈奴文化成分已经很少,对其族属的判定还有赖于人种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北方地区;汉墓;南匈奴墓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北方地区是两汉时期中原王朝抗击匈奴的主要战场,汉朝对这一地区实行屯垦戍边的
政策,造就了该地区繁盛一时的汉代文化,留下了大量汉代的城址和墓葬。同时也是汉朝安
置内附匈奴的主要地区,在北方边疆地区的陕西、内蒙古、宁夏、青海等地均发现了匈奴墓
葬,与这里数量众多的汉墓形成了交错分布的局面。正由于北方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最近
也有学者将北方地区的部分汉代墓葬认定为“南匈奴”墓葬。本文拟从陶器、铜器、铁器、
骨器的对比研究入手,分析部分被以往研究认定为“南匈奴”墓葬的文化因素及特征,拟对
这些墓葬族属的判定要素进行一些探讨。
一、中国境内汉代匈奴墓葬年代及出现背景
目前,对于中国境内的汉代匈奴墓葬的年代已有许多研究成果。除少数墓葬外,大部分
匈奴墓葬的年代都已形成共识。年代属于西汉时期的有:长安客省庄 M140[1] 、铜川枣庙
[2] [3] [4]
M25 、同心倒墩子墓地 ;西汉末期至东汉前期的有:同心李家套子墓地 、伊克昭盟补
[5] [6] [7]
洞沟 、准格尔旗西沟畔M4 ;东汉前期到东汉中期的有:准格尔旗大饭铺 、神木大保当
[8] [9]
;东汉中期到东汉末期的有: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墓地乙区 。
根据史料记载,匈奴曾于西汉和东汉初年两次内附。匈奴的首次内附是在元狩二年(公
元前 121 年)匈奴昆邪王杀了休屠王之后,“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处之。”[10]
倒墩子所在的同心县即汉天水属国所在地,因此倒墩子墓地应该是此时来降的匈奴部族留下
的。另外,长安客省庄M140 虽然也是西汉时期的匈奴墓葬,但该墓的年代较早,且位于西
汉的京畿地区,它的出现应当与文献记载中西汉时期的匈奴内附无关。
东汉初年(公元 48 年),南北匈奴分裂。《后汉书 南匈奴列传》对南匈奴这个名称的
由来解释道“前书直言匈奴传,不言南北,今称南北,明其为生北义也。以南单于向化尤深,
故举其顺者以冠之”[11]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东汉前期南匈奴内附之后,在中国北方
地区出现的匈奴墓才是南匈奴墓。建武二十六年(公元 50 年)汉助南单于建庭于五原郡西
部塞八十里处,迁居云中,又入居西河郡美稷县[12] 。文献中提到的“五原郡”、“云中郡”、
“西河郡”均位于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伊盟补洞沟、准格尔旗西沟畔墓地即位于这一区域。
其中补洞沟的年代在东汉前期,文化面貌与漠北的同时期匈奴面貌接近,受汉文化影响较少,
应是东汉初年南匈奴单于庭附近的嫡系部族所遗留下来的[13] 。西沟畔 M4 的年代在东汉初
年,可能是此时迁居到此地的南匈奴贵族墓[14] 。神木大保当地距准格尔旗不远,在西汉时
[15],城址一直沿用到公元 140 年前后才被废弃[16] 。所以大保当城内
已用来安置降汉的匈奴
的居民应该是西汉晚期以来降汉的匈奴人,到东汉初年南匈奴内附时又混入了部分南匈奴
[17] 。大饭铺墓地的年代在公元 1 世纪中期到 2 世纪初,也属于匈奴人的墓葬[18] 。
二、匈奴墓葬的文化因素构成
中国境内汉代匈奴墓葬的形制主要有:竖穴土坑墓,如客省庄M140 ;竖穴土坑木椁墓、
竖穴墓道洞室墓(偏洞墓),如倒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