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物权法03__物权变动.pdf免费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物权变动 案例导入:房价飞涨房主卖房五年多不肯过户 买主无奈上法庭 n中国法院网讯 刘荣和顾强同是江阴申港镇人, 2003年,顾强家分配到一大一小两套拆迁安置 房,于是决定卖掉其中一套小户型。同年11月10 日,顾强与刘荣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协议,约定: 顾强将拆迁安置房93平方米及车库12平方米以 75000元的价格出卖给刘荣。协议签订后,刘荣 就支付了房款,并搬进房屋居住。然而随着江阴 房价上涨,顾强认为当初卖房的价格太便宜,于 是找到刘荣,要求增加房款,考虑到房产证还没 拿到,刘荣只得答应。 n 2005年1月22 日,双方又签订房屋买卖补充 协议一份,约定:由刘荣一次性补偿顾强房屋价 款14000元,顾强保证在颁发房产证时直接将房 屋过户给刘荣。2007年,镇政府颁发房产证时, 顾强没有按约将房产证直接过户给刘荣,而是办 在了自己名下。刘荣得知后,要求顾强按约协助 办理过户手续,刘荣愿意承担过户费用,而顾强 却找出各种理由进行推脱,于是刘荣决定用法律 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n 江阴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被告顾强提出,虽然 自己签订协议买卖房屋是事实,但是家中其他成 员都不知情,所以签订协议应视为无效,他要求 收回该房屋。 第一节 物权变动的概念与原因 n一、物权变动的概念 n物权的变动,就是指物权发生、移转、变更和消灭。 n物权的变动,就物权自身而言,是物权的运动状 态;就物权主体而言,则为物权的得丧变更;就法 律关系而言,是指人与人之间对于物之支配和归属 关系的变化。 二、物权变动的形态 n(一)物权的发生 n物权的发生或产生,是指物权与特定主体相结 合,即某一主体取得对某物的物权。物权的发生 通常又被称为物权的设立,我国《物权法》中使 用的即是“设立”之称谓。 n(二)物权的移转 n物权的转移通常又称物权的转让,是指已经存在 的物权在民事主体之间的流转,即一物上的物权 从一个权利人手中转移至另一个权利人手中。 n(三)物权的变更 n 广义的物权的变更包括物权的主体、客体与 内容等要素中的一项或数项的变更;通常所称的 物权变更仅就狭义而言,是指物权客体与内容的 变更,而不包括物权主体的变更。 n 物权客体的变更又称物权的量的变更,是指 物权标的物在量上有所增减。物权内容的变更称 为质的变更,是指物权发生内容上的扩张或缩减、 期限上延长或缩短等变化。 n(四)物权的消灭 n 物权的消灭,就物权人方面观察,为物权的 终止或丧失,即物权与其主体分离。 n 物权的消灭分为绝对消灭与相对消灭。前者 是指权利人的物权消灭,且他人也不能取得该物 的物权(如因标的物灭失);后者是指物权虽与原 主体分离,但又与另一新主体相结合。 三、物权变动的原因 n 物权变动的原因,是指引起物权变动的法律事 实。物权变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从性质上可以分 为三类: n (一) 民事法律行为 n引起物权变动的法律行为包括单方法律行为与双 方法律行为。 n(二)事实行为与事件 n事实行为,如商品的生产与制造、遗失物的拾得与 埋藏物的发现、先占、添附、混同等;事件,如法 定期间的届满、物权人的死亡及继承的发生等。 n(三)行政行为或法院判决 n公法上的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也可以引起物权的变 动。例如,因公用征收或没收、法院的判决等而致 物权发生变动。 四、物权变动的模式选择 n (一)主要模式 n1、债权意思主义:物权随意思表示而变动。 n 《法国民法典》第1583条规定。1855年制 定《不动产登记法》予以修订。 n2、登记对抗主义:物权变动以意思表示一 致而生效,但不动产不登记、动产不交付不 得对抗第三人。实质为债权意思主义。 n日本等 n3、公示要件主义:物权变动需债权合意和物权公 示方生效。 n奥地利、韩国等 n4、物权形式主义: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即物权行 为的成立及有效不受债权行为影响。如德国。 n内容: n①该模式对物权变动过程中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 作了较好区分。 n②债权行为是关于标的物的处分问题,物权

文档评论(0)

js66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