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原则- 2 -三、工程概况- 3 -四、施工准备- 5 -五、主要工程量- 9 -六、总体施工思路- 10 -七、隧道施工控制测量- 12 -八、施工工序及工艺- 13 -九、超前地质预报方案62十、雨季施工措施72十一、应急预案74十二、隧道施工注意事项:87十三、材料、设备、设施、人员配置情况89十四、质量控制的措施90十五、施工进度计划97十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00十七、环境保护、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108隧道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3玉龙山隧道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1.4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1.5《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强制性要求》(试行);1.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1.7《公路工程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1.8《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1.9《瓦斯隧道建设关键技术》;1.10《隧道施工工艺手册》(试行);1.11《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二、编制原则2.1以满足本标段工程施工需要为目的,根据本工程特点合理配置施工班组、机械设备、工程材料等资源。2.2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生产,做好工序衔接。2.3突出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提高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确保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目标。2.4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保证措施,确保生产安全。2.5严格执行现行的《规范》、《验标》和《施工技术手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积极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6树立环保意识,严格按国家和合同关于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组织施工,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做到文明施工。三、工程概况玉龙山隧道为分离式隧道,折合单洞长2780m,我标段承建玉龙山隧道进口端施工,右线起讫桩号K44+500-K45+900,长1400m;左线起讫桩号为ZK44+500-ZK45+880,长1380m,进口为30m路堑式明洞,洞门为削竹式,洞口为Ⅴ级浅埋地段,地质条件较差,采用40m超前大管棚支护,洞内围岩等级为Ⅴ级、Ⅳ级和Ⅲ级围岩,其中Ⅲ级围岩长932m,Ⅳ级围岩长1024m,Ⅴ级围岩长824m。隧道内主要不良地质有岩溶、煤层、瓦斯、采空区及地下水的腐蚀性等。3.1隧道设计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2)隧道设计速度:80km/h;(3)隧道、横通道建筑限界:见下表。隧道及横通道建筑限界项 目净宽(m)净高(m)行车道(m)侧向宽度(m)检修道(m)主洞10.255.03.75×20.5+0.750.75×2紧急停车带13.005.03.75×20.5+3.500.75×2车行横通道4.55.0///人行横通道2.02.5///(4)隧道内最大纵坡:±3%;最小纵坡:±0.4%。(5)隧道路面横坡:单向坡2% (直线及不设超高段),全线隧道最大超高不大于±2%。(6)设计荷载:公路-I级。(7)隧道防水:二次衬砌砼抗渗等级不小于S8;3.2地质条件隧道所在区域地质构造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四川沉降褶带西南部川中褶带、川东褶带。隧道穿越西山背斜、渔口坳断层、唐家坝断层等褶皱、断裂构造。西山背斜:位于玉龙场、兴隆场,中经渔口坳,南至永城太平镇附近向南西倾没,轴向N45°E,渔口坳之南转为N20°E,轴线向北弯突呈“S”状,轴部由嘉陵江组、雷口坡组、须家河组构成,两翼叠次出露珍珠冲组至上沙溪庙组,两翼不对称,西翼倾角50~60°,东翼倾角40~45°,西南端倾角12~35°,呈箱状,以下沙溪庙组“叶肢介页岩”为表层圈定之构造,长51公里,闭合面积250平方公里,核部被断层破坏,南与新店子背斜呈斜鞍相接。在地表基岩露头上,背斜轴部及附近伴生或派生有次级小构造,如小褶皱、节理、小断层及破碎带等。线路分别在ZK45+430、K45+435附近穿越背斜轴面,隧道走向于背斜轴线近似正交。渔口坳断层:位于西山背斜核部,北起马槽沟、中经渔口坳,南至白家沟附近,长16公里,走向N40~45°E,倾向南东,倾角30~62°,断于嘉陵江组与须家河组内,断距14~72米,最大可达134米,大足玉龙禅乐寺附近形迹清楚,断距上下盘均有牵引褶曲、断层角砾岩和擦痕,为压性逆断层。路线在ZK45+600、K45+630附近穿越断层,地表位于须家河组一段与二段中,地表断层带形成砂岩陡崖,其两侧底层岩性、产状有明显差异,裂隙特别发育,并将岩体切割成网格状。断层带内,岩石产状紊乱,岩体破碎,深部砂岩呈球形风化。在断层两盘岩石中均具有明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