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呼吸衰竭【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 述 肺的功能 外呼吸 通气与换气 防御 特异性与非特异性 滤过 代谢 表面活性物质与血管活性物质 概 述 肺的功能 肺的功能障碍 呼吸功能障碍 防御功能障碍 滤过功能异常 代谢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概 念 (concept)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PaO2↓或伴有PaCO2↑的病理过程 呼吸衰竭的分类 第一节 原因和发病机制 (二)阻塞性通气不足 呼吸道阻塞或狭窄,气道阻力增加。 气道阻塞: 中央性:指气管分叉处以上的气道阻塞。又分为胸外与胸内阻塞2种。 外周性:内径小于2mm的小支气管阻塞。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二 肺换气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解剖分流增加 (一)弥散障碍 肺泡膜面积减少 肺泡膜厚度增加 弥散时间缩短 (1)肺泡膜面积减少 肺实变(大叶性肺炎、ARDS、肺水肿) 、肺不张(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胸) 、肺叶切除等 (二)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VA/Q比值↓ ----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2. VA/Q比值↑ ----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3. VA / Q失调的血气变化 (三)解剖分流增多 原因与发病机制小结 呼吸衰竭发生机制中,单纯的 因素很少,往往是几个因素同时或相继发生作用 想一想! 一个肺水肿病人,会出现什么类型的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概念: 由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 )引起 的以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为主要特征的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发生机制中,单纯的因素很少,往往是几个因素同时或相继发生作用 再想一想! 一个肺水肿病人,会出现什么类型的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生呼吸衰竭的机制 第二节 呼吸衰竭对机体的影响 一. 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三)呼吸性碱中毒 ? 机制: I型呼衰过度通气 电解质变化: 血K+ ↓ 、血Cl-↑ 三. 循环系统变化 1.轻、中度→兴奋: 心率↑、心收缩力↑ 、外周血管收缩、 全身血液重新分配。(代偿) 2.重度→抑制: 心率失常、心收缩力↓、 BP↓、 外周血管扩张。 四. 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肺性脑病 (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概念:由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1.酸中毒和缺氧对脑血管的作用 脑血管扩张、脑细胞水肿、脑间质水肿 2.酸中毒和缺氧对脑细胞的作用 γ-氨基丁酸生成增多→中枢抑制 脑内磷酯酶活性增强→溶酶体水解酶释放→神经细胞损伤 3.PaO2 CO2麻醉 第三节 防治原则 防治原发病 改善通气 氧疗 使PaO2上升到60mmHg, SO2上升到85%。 Ⅱ型呼衰: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 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紊乱 改善器官功能 本章学习要求 1. 掌握呼衰、肺性脑病、肺源性心脏病 的概念。 2.掌握呼衰的机制及血气变化特点。 3.掌握呼衰时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及 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和循环系统的变化。 ? 4.熟悉ARDS的概念及发生机制。 5.了解其他内容。 (acute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ARDS) 病理变化 肺出血、水肿、肺不张、微血栓、肺泡透明膜形成 ARDS Acute lung injury Diffuse alveolar damage (DAD) 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2. 病因 (1) 直接肺损伤因素 常见为肺炎(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胃内容物吸入;少见为肺挫伤(创伤、车祸等直接引起的肺损伤)、淹溺、脂肪栓塞、肺栓子清除或移植后的再灌流性肺水肿等。 (2) 间接肺损伤因素 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蜗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