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著作电子书,整本资料,国粹精华!
中医瑰宝苑
辨症汇编
山野居士
四诊易知
十二经络所属:
手太阴属肺 手少阴属心 手厥阴属包络
足太阴属脾 足少阴属肾 足厥阴属肝
手太阳属小肠 手少阳属三焦 手阳明属大肠
足太阳属膀胱 足少阳属胆 足阳明属胃
四诊易知:
望色:额心 鼻脾 左颊肝 右颊肺 颧肾 面上之部位可察也。
肝青 肺白 心赤 脾黄 肾黑 面上之五色可察也。
部位察其相生相克。五色察其有神无神。大抵外感不妨滞浊,久病忌呈鲜妍。惟黄色见于面目,既不枯槁,,又不浮泽,为欲愈之候。
望舌色:舌上无胎为在表,鲜红为火,淡白为寒,(指无胎言)。若有白胎为半表里。黄胎为在里。黑胎病入少阴多死。胎润有液者为寒;胎燥无液者为火。舌上无胎如去油猪腰子为亡液,名镜面舌,不治,宜与病症相参不可执一。
闻声:
气衰言微者为虚。气盛言厉者为实。语言首尾不相顾者为神昏。狂言怒骂者为实热。痰声漉漉者死。新病闻呃者为火逆。久病闻呃者胃绝。大抵语言声音不异于平时为吉。反者为凶。。
问症: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咳俱当辨,九问久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切脉:
左寸心小肠 左关肝胆 左尺肾膀胱
右寸肺大肠 右关脾胃 右尺命门三焦。
脉法统论:
何谓无病之脉,一息四至是也。
何谓五藏平脉:心宜洪、肝宜弦、肺宜濇、脾宜缓、肾宜沉。又兼一股冲和之气乃胃气也。
何谓四时平脉: 春宜弦、夏宜洪、秋宜濇、冬宜沉,四季之未宜和缓是也。
何谓男女异脉:男为阳宜寸大于尺,女为阴宜尺大于寸是也。妇人有孕之脉尺大而旺,或心脉大而旺也。妇人血崩则脉尺内虚大弦数也。妇人半产则脉革,妇人产期至则脉离乎经常也。若尺脉微弱而濇,小腹冷、身恶寒者,此则知妇人无子也。小儿之脉七至为准也。
持脉秘旨:
脉之为道
一曰浮,浮者轻手着于皮肤之上而即见为表病也。
一曰沉,沉者重手按于肌肉之上而始见为里病也。
一曰迟,迟者一息脉来二三至或一息一至为里病也。
一曰数,数者一息脉来五六至或一息七八至为热病也。
一曰细,细者脉状细小如线主诸虚之病也。
一曰大,大者脉状粗大如指主诸实之病也。
一曰短,短者脉来短缩上不及寸下不及尺为素禀之衰也。
一曰长,长者脉来迢长上指鱼际下至尺泽为素禀之盛也。
浮而数为表热,浮而迟为表寒。
沉而数为里热,沉而迟为里寒。
又于表里寒热四者中审其为:
细,则属于虚,大,则属于实。
又须于表里寒热虚实六者之中审其为:
短,知素禀之衰,疗病须兼培其基址;
长,知素禀之盛攻邪务绝其根株此凭治病之秘法也。
辨证汇篇卷一
凡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辨,为病之根,为治之源,每症中皆有互相也。如:
阴中之阳阳中之阴
表中之里里中之表
虚中之实实中之虚
寒中之热热中之寒
阳证
阳证三阳病采薪,脉浮大数痛头身
唇焦烦渴冷须喜,口燥神狂壮热辛
手足暖温溺涩短,面容红赤大便陈
咽干合以强项等,治法汗和兼下珍
阳症,太阳、阳明、少阳也。初病发热、头疼、项强、唇焦、口燥、烦渴、喜冷、面色赤红、手足暖温、爪甲红润、大便闭、小便赤涩、脉浮洪大数,皆阳症之候。治法宜汗和下也。
阴证
阴病三阴受病称,恶寒战栗冷肢冰
体重转侧不趋痛,身倦形疲欲寐徵
脉式濇沉细小看,面色惨黯无光凭
泻利呕吐尿清白,药用补温两法乘
阴症,太阴、少阴、厥阴。初病恶寒、战栗、体重、难转侧、呕吐、泻利、小便清、倦卧、欲寐、手足冷、爪甲青、面色惨黯无光、脉沉濇细小,此症之候。治法宜温补。
表里证
表病恶寒发热随,头身双痛脉浮皮
里因谵语恶潮热,便硬脉沉有力加
表症发热、恶寒、头疼、身痛、脉浮为适症。
里症不恶寒、反恶热、潮热、谵语、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腹胀满、脉微沉、滑、有力,为适症。
虚实证
虚乃中空神弱疲,须看脏腑用方施
实当标本有余辨,标是邪停本滞医
虚者:阴虚、阳虚、标虚、本虚。
实者:标实是邪住久停也。
里实内中偏胜。如心有火邪;肺有风寒;脾有食积、虫痞、湿热;肝有郁怒之气;肾有火邪、寒气迫于外肾、疝痛。
寒症
厥气胸中逆积情,肾关于胃胃寒成
外寒斩破肾关里,非是伤标病客荣
表热里热辨
表热不休尿白施,麻黄无汗有桂枝
炊蒸里热尿红赤,三承凉膈重轻规
发热不休尿白为表热。有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
发热如炊笼蒸蒸内越于外,尿赤为里热。
阳热阴热辨
舌干燥渴烦阳经,苔润宜清白虎轻
厥冷热兼清糓利,阴经舌燥白通升
发热口燥舌干烦渴者,乃阳经之热,舌苔润治法宜清,如白虎解毒之辈。
发热坚决冷、下利清糓者,乃阴经之热,舌苔燥治法宜温。四逆、白通汤之辈。
外感表症,六淫所伤也。
六淫者,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也。迫人肌肤则生病。
伤风
风本阳气卫先伤,口渴心烦肌热荒
浮脉恶风头上痛,药宜解表最为良
伤寒
寒为冷气先伤营,身冷恶寒脉紧成
口喜热汤肢带滞,药兼温散两相并
伤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