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建立 1.1925年日本汉学家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由日本京都弘文书房出版。 2.1927年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胡小石于金陵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时已收集批评史资料,其后亦开此课,陈钟凡则于东南大学开设此课。二人经常交换授课心得及资料。 二.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发展 1、民国三大文学批评史家奠定学科基础 (1)郭绍虞:燕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兼任国学院导师,同时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 (2)罗根泽:燕京大学国学院学习,后接替郭绍虞任教清华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至隋唐五代) (3)朱东润:武汉大学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1944年于开明书店出版《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资料主要来源:诗文评、文苑传、诗文中的论述资料、笔记小说、佛道二书,缺点是没有或较少涉及小说、戏曲的理论研究 2、民国时期其他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者 (1)朱自清:1945—1946年于西南联大讲授《中国文学批评研究》,先前脍炙人口的作品有《诗言志辨》。 (2)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1934年上海世界书局 (3)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1946年商务印书馆 (4)陈子展:《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讲义》1935年 (5)《文心雕龙》系列研究: 1906年章太炎于东京国学讲习所讲授《文心雕龙》,1914—1919年黄侃于北京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后整理为《文心雕龙札记》出版。1923年范文澜于南开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后整理成《〈文心雕龙〉注》出版。 3、1949年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 (1)复旦大学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重镇,人才辈出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刘大杰、王运熙、李庆甲、顾易生、袁震宇等《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黄霖、蒋凡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四卷本) (2)南京大学:罗根泽《两宋文学批评史》,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 (3)北京大学:敏泽《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4)南开大学: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明代文学思想史》,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 4、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现状 (1)文献整理成就突出,如: 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论名著的整理出版:如张少康《文赋集释》、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曹旭《诗品笺注》(《诗品集注》上古)、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张健《沧浪诗话校笺》上古),《中国历代文论选》(七卷) 凤凰出版社:吴文治《宋诗话全编》、《辽金元诗话全编》、《明诗话全编》,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张伯伟《中华大典·文学理论分典》 (2)研究队伍庞大,多所院校开设中国文学批评史或文学批评专书、批评家的研究课程 (3)研究细化深化,中西文论呈交汇之势 代表作: A《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内篇三章:以意逆志论、推源溯流论、意象批评论 外篇六章:选本论、摘句论、诗格论、论诗诗论、诗话论、评点论 如“诗话论”又分四节:诗话产生背景之考察、诗话体制之演变、诗话的文化考察、域外诗话,“诗话的文化考察”又分六个部分:诗话与党争、禅学、刻书业、淫靡之风、考据、地域。 B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 分六章:范畴的哲学定义、范畴的构成范式、范畴的主要特征、范畴与创作风尚、范畴与文体(诗文、词、曲、小说、戏剧)、元范畴、范畴的逻辑体系 代表作《涩:对诗词创作另类别趣的范畴指谓》(《文学遗产》2010年第6期) C龚鹏程《中国文学批评史论》 总序 【第一卷 文学观念的起源】 十章:文始、道分、言语、歌诗、礼乐、辞赋、文学、本儒、文术、文情 【第二卷 文学批评的理则】 六章:说“文”解“字”——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结构、从《吕氏春秋》到《文心雕龙》——自然气感与抒情自我、《文心雕龙》的价值与结构问题、《文心雕龙》的文体论、诗歌人物志——诗品、主客图、宗派图与点将录、细部批评导论 5、怎样学好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 (1)由浅入深,点面结合 先读黄霖、蒋凡《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再读其四卷本,此后再读几大批评史,再读专书研究及宏观的理论著作 (2)将文论与文学作品阅读相结合:古代的文学理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 如研究《文赋》、《文心雕龙》与《诗品》,则必须熟读《文选》,再旁及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与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3)仔细体察原著要义,迎难而上,力求确解 (4)中西结合,又须避免生搬硬套 罗根泽:“学术没有国界,所以不惟可取本国的学术互相析辨,还可与别国的学说互相析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