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 言
新文化运动开始,一群新兴的知识分子要起来建设新文化,他们反对旧文学,提倡发展新文学,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同年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倡建设国民文学。于是,民间文化资源便成为了知识分子创作的不竭源泉,因为,“民间文化代表着两种意义:一种是民族文化遗产,是古典文化赖以生存的思想背景;一种是来自最底层的民众的情绪表达。在文学品格发生裂变、文学格局发生转折时,民间文化常常成为自新自救的灵药。[1]”而刘半农则站在了时代的前列,成为了拓荒民间文学的第一人,他怀着美好的民间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反映民生,融入民间,所以他很自觉很清醒地“眼光向下”。他是一位真正属于民间的诗人,他不仅是借鉴民间歌谣来进行新诗的创作,而且还特别关注民间的苦难和真情,希望获得民间身份的认同。他的诗歌创作始终坚持着一种民间立场,这一点与其他五四新诗人是不同的。此所谓“民间立场”,是指“作家把自己隐藏在民间,用‘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作为认知世界的出发点” [2]。即他把自己就当做那个他要叙述的对象,诗人自己就是老百姓,是以被叙述者的心态和身份来说话和抒情。以下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论述刘半农诗歌的民间立场。
第二章 借鉴民歌
自先秦开始便有了诗歌,《诗经》的韵律是比较宽的,之后的诗歌理论发展逐渐完善,直到唐代确立了严格的韵律,而到元代以后韵律又逐渐放宽,近代黄遵宪发起诗界革命,五四白话诗运动,旧韵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如果再一味地追求旧韵韵,那诗歌将会陷入绝境。无疑,刘半农意识到了这一点,诗歌的形式需要改进。他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提出:“第一曰破坏旧韵,重造新韵;第二曰增多诗体。[3]”刘半农不仅仅是提出建议,而且他自己在实践上也是非常勇敢的。
2.1民间语言的平民性
“在这种新的诗歌言说方式的建构中,胡适、沈尹默等人利用‘白话’的自由和灵活胀裂了传统诗体的桎梏,是一种倾向;而刘半农等人以民间谣曲等‘小传统’为资源,又是另一种倾向。民间谣曲从本源上说是一种在‘口里活着’的文学,语言上是口语化的,内容上不太受正统道德规范和文人价值规范的约束,因而能给‘白话诗’注入清新活泼的意趣和口语化、现实化的品格,顺应了‘新诗’从文人化向平民化转变的时代要求。[4]”可以看出,刘半农很注意用下层民众的语气写诗,例如他的《拟拟曲.之一》:
“老哥,
咱们有点儿不明白:
怎么曹三爷曹总统,
听说他也很有点儿能耐,
就说花销罢,
他当初也用勒很不少
——怎么现在也是个办不了?……
老哥你想:
一块大洋要换二十多吊。
咱们是三枚五枚的来,
一吊两吊的去,闹勒水灾吃的早就办不了,
可早又来勒这逼命的冬天啦!
唉!
咱们谁都不能往前头想,
只能学着他们干总统的,
干得了就干,
干不了就算!
反正咱们有的是一条命!
……
“可不是!
咱们笑话儿也都看够:
他们都是耀武扬威的来,
可都是——他妈的——捧着他脑袋瓜儿走!
……先头他们来,
不是你我都看见,
屋顶上也站满勒兵。
现在他们走,
说来也丢进勒他妈的脸,
还不是当初的兵!
只是闹着来,闹着走,
逮苦子的只是咱们几个老百姓。”
这首诗歌的背景是北京城重又被军阀曹锟控制,诗人运用北京方言进行创作,站在车夫的立场上来看待曹锟的这种行为,写两个车夫的对话,表达了百姓的心声,从车夫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百姓们对于曹锟是恨之入骨的,这只是一场闹剧,曹锟带着他的兵在北京城里上演了一次大规模的小丑跳梁,却是害苦了无辜地老百姓们,“逮苦子的只是咱们几个老百姓”一句点明主题。诗人刘半农以一种平民的口气说出来,使人读来觉得真切,仿佛置身到语境中。刘半农曾经说过:“我们要说谁某的话,就非用谁某的真实语言与声调不可;不然,终于是我们的话。[5]”
2.2民间语言的诗歌性
五四文化运动说到底是要打破旧传统的枷锁,所以新诗也要重新建构一种新的言说方式,很多新诗完全追求口语化,诗性遭到严重的破坏,诗歌毫无诗情可言。刘半农诗歌的创作却没有跟随这种潮流,他很自觉地避免了很多五四新诗所存在的这个缺陷。刘半农对于民间语言的运用是有选择的运用,表现出诗人所应有的审美自觉。刘半农之所以热爱歌谣,就是因为他很崇尚自然之音,而民间歌谣恰恰就有这一特点。诗人认为歌谣的好处是“在于能用最自然的言词,最自然的声调,把最自然的情感发抒出来” [6]。例如云南有这样一首山歌:“热头要落又不落,小妹有话又不说;小妹有话只管讲,热头落坡各走各。”刘半农觉得这首歌可以抵得过一部《红楼梦》,这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但足见诗人对歌谣的热爱之情。又譬如他的《母亲》一诗:
“黄昏时孩子们倦着睡着了,
后院月光下,静静的水声,
是母亲替他们在洗衣裳。”
这首诗是有意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的临床诊治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景观设计概述》课件.ppt VIP
- 浙江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悬浮床渣油加氢工艺研究.docx VIP
- Unit 1 Letters in Our life(课件)教科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9人(第三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电子文件应用与管理技术要求》.doc
- 2024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