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摘要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全民族反侵御侮之战,广大中国妇女的参与不可
或缺,她们在慈善募捐、文化宣传、救济教育、医疗救护等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历史作用。通过参与抗战救亡,中国女性真正走出家庭,参与社会事业,
开始将 “小我”和 “大我”结合起来,通过寻求全民族解放来实现个人解放。当
然,这个结合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其间充斥着碰撞与摩擦。本文以《妇
女生活》杂志为分析实例,通过还原该杂志的编辑出版、作者群、读者群、主要
社会活动等历史面貌,在此基础上透视抗日战争时期女性与国家之间产生的摩擦
碰撞,以及女性利用抗战这一历史大舞台在摩擦碰撞中融入国家与社会之中。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在学术史的回顾中阐述比较前人的
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立意价值及研究的可行性。
第二章主要介绍《妇女生活》杂志的出版发行,介绍其编辑、作者、读者、
出版事宜、社会影响力,力图勾勒出抗战时期的妇女杂志是如何创办的这一历史
原貌。通过对杂志的主要作者群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本杂志聚集起来的是一
群左派进步作者,故而相对同时代的其他妇女杂志而言,其言论属于激进的一派。
《妇女生活》字里行间溢出的激进话语对阅读它的读者而言,无疑起到了很好的
鼓动作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利用这本杂志占领当时的舆论高
地。同时,《妇女生活》艰难的编辑出版过程也充分说明了当时环境下,女性参
与国家的摩擦碰撞——国家为了稳固政权,加大对公众传媒的控制力度,而知识
妇女则通过传媒空间,扩大对国家、社会的影响范围。
第三章介绍《妇女生活》杂志所参与的主要社会活动——上海妇女救国联合
会的工作。通过介绍 《妇女生活》在救国会创立过程中所做的穿针引线工作,和
其作为救国会机关刊物,对救国会活动的宣传报道,体现出抗战时期女性杂志有
着其切切实实的社会影响。
第四章在对从晚清到国民革命时期女性与国家关系进行回溯的基础上,透过
《妇女生活》杂志,分析抗战时期的女性与国家关系。抗战前后 《妇女生活》主
要内容的变化,清晰地反映出,全面抗战的爆发对女性与国家关系起了加速融合
作用。全面抗战爆发前关于“新贤妻良母主义”的论战说明,当时的女性与国家
关系还停留在对女性是否应该参与社会、国家的讨论阶段。而抗战的爆发,全民
族的总动员,妇女全面参与抗战救亡,用实际行动应对了“新贤妻良母主义”的
论战。
第五章结语。
笔者以为,从 《妇女生活》杂志看抗战时期女性与国家的关系应包括三个层
5
面:从整体层面而言,抗日战争的爆发,令中国妇女与国家的关系更加紧密,这
种紧密表现在走出了性别、家庭、社会道德、风俗的桎梏,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
政治事业;从一小部分知识女性的层面来看,这个过程展现的是女性与国家的碰
撞摩擦,即在国家控制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她们反倒利用战争的紧张局势、民族
危机的深重、两党博弈等带来的合法性转移,获得了更多的言论空间和实际资源;
从整个妇女史的层面来看,《妇女生活》杂志反映的是,抗战这一特殊时期令妇
女个人志趣的表达走向了后台,而整体式、口号式的文字充斥于前,其言论已然
被深深地打上了阶级和意识形态的烙印。
关键词: 抗战 《妇女生活》 女性
6
Abstract
The Anti-Japanese War is a whole nation’s war to resist Japanese’s
aggression for Chinese people, Chinese women’s attendance is unique ,
they played an unparalleled part in the fields of benevolence, propagation,
relief education, give first aid and so on. By means of attending the
Movement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Save the Nation from
Ex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