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 .. ..
2002-2010 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
2002 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1.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
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
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
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
的
D.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体系基本特征的知识。这类题目中的选项在司法部
《指定参考用书》(以下简称《指定用书》)中不可能找到完全对应的原句,出题目
的是考查考生对法学基础理论掌握的程度,这就需要考生在日常复习时不能只是死记
硬背,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融汇贯通。否则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所有选项都似
是而非,无法选择。
法律体系也称部门法,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体系是一国国
内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它是一国现行法构成的体系,反映一国
法律的现实状况。由此,选项 A 说法正确。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某一国家的法学工作者
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抽象和分类的结果,由此,选项 C 说法正确。选项 D 的表述
错误在于即使我国古代法律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但仍是该时代国内法构成的体系,即
也存在法律体系。本题的难点是选项 B ,《指定用书》中没有介绍,属于法制史范畴,
但可以从法律体系的概念、特征以及对我国近现代史的划分推断出该选项的说法也是
正确的。
【答案】:D
2.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
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
一关系?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1
... .. ..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关系的内容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知识。权利和
义务都是有限度的,享有权利超过限度就不为法律所保护,甚至可能构成“越权”或“滥
用权利”,而要求义务人作出超出“义务”范围的行为,同样是法律所禁止的。在权利和
义务的资源分配上,权利人不可能永远无限制地享有社会利益,义务人也不可能永远
承担社会的不利和损害,权利人在享受权利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选项 B 的表述错
误在于混淆了二者的界限。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的内容,其处于法律关系的统一
体中,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二者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
方不存在,另一方也不可能存在,因此,选项 C 的说法正确。一般而言,在等级特权
社会,法律制度往往强调以义务为本位,权利处于次要地位,而在民主法制社会,法
律制度较为重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此时权利是第一位,义务是第二位的,义务设定
的目的在于保障权利的实现,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代表着不同的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
取向,因此选项 A 、D 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B
3.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
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做出
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违法行为构成要件的知识。违法行为是指人们违反法律
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主观上有过错的行为,包括四个构成要件:①违法行为以违
反法律为前提,这是与违反道德的行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的区别,也是认定行为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kV及以下电源及供配电系统(试题和答案).doc
- 35kV 及以下导体(试题和答案).doc
- 100张优秀简历封面素材,留着迟早用得着.doc
- 1331条公务员考试常识.pdf
- 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类解析.doc
- 2013年网络工程师试卷标准答案与解析.pdf
- 2013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摸拟考试试题.doc
- A0640_网络读写指令向导使用指南.pdf
- CET4写作.ppt
- DLT5202-2004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pdf
- DB3411_T 0009-2022 池河糕小作坊生产规范.docx
- DB3410_T 21-2023 多花黄精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3415_T 17-2021 茯神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15_T 20-2021 山区茶树气象灾害指标划分技术规范.docx
- DB3415_T 24-2022 六安瓜片茶 手工炒制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3415_T 25-2022 六安瓜片茶 机械炒制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3415_T 58-2023 预制菜包装、贮存、运输规范.docx
- DB3417_T 014-2022 池州特色小吃 贵池小粑.docx
- DB3418_T 014-2022 电机检验检测机构后勤服务规范.docx
- DB3418_T 015-2022 电机检验检测机构客户服务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