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择(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1、2007年3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轿车生产国汽车尾气城市的空气污染H2O 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 ( )
A.(NH3)= 0.008mol/(L·s) B.(O2)= 0.01mol/(L·s)
C.(NO)= 0.008mol/(L·s) D.(H2O)= 0.003mol/(L·s)
3、在2A+B=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v(A)=0.5mol/(L.s) B、v(B)=0.3mol/(L.s)
C、v(C)=0.8mol/(L.s) D、v(D)=1mol/(L.s)
4、在一个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4NH3(g)+ 5O2(g)4NO(g)+6H2O(g)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平衡,现向反应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产生的结果是( )
A.容器内压强增大 B.原平衡不受影响 C.正反应速率增大 D.NO 浓度降低
5、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7、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2Z(g),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催化剂 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二、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32分)
9、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O22SO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减小反应物浓度
10、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1/2N2(g)+CO2(g);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在一定温度下,向aL 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X 气体和 2mol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 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 X、Y、Z 的浓度之比为 1∶2∶2
D .单位时间消耗 0.1molX 同时生成 0.2molZ
A.反应物中一定有气体
B.生成物中一定有气体
C.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D.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14.对于反应A(g)+2B(g) 2C(g)+Q(Q0),下面各图能正确反映在这一反应中,反应时间t,温度T与平衡混合物中C的百分含量关系的是
15、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3υ正(N2)=υ正(H2)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设备(电)-第三章建筑电气照明》.pdf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期末测试[试题51][新人教].doc
- 《路》(美丽的故事).ppt
- 《企业会计制度①》.doc
- 《企业会计制度②》.doc
- 《入党培训实用教材》测试题.doc
- 《作为纯粹数学的组合理论--代数组合的目标》--坂内英一.PDF
- 【湖南师大附中内部资料】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课件: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ppt
- 【湖南师大附中内部资料】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课件:01种群数量的变化.ppt
- 【技术分析之二--技术图形分析】.ppt
- 探寻马克思国家理论的思想脉络与当代价值.docx
- 麝香酮对MCAO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作用机制探究.docx
- 风电项目投资可行性的多维度剖析与战略抉择.docx
- 戊四氮诱导孕鼠痫性发作:对仔鼠发育及海马p38表达的深度探究.docx
- SERT基因多态性及结肠黏膜SERT表达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联性探究.docx
- 从文化与理论视角剖析斯皮瓦克与克里斯特瓦女性主义批评之异同.docx
- 20M宽带入户工程:技术、挑战与发展路径探究.docx
- 意识形态光谱下的技术思辨:前苏联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的多维探究.docx
- 碳纳米管对聚羟基脂肪酸酯界面结晶的诱导机制及纤维性能优化研究.docx
- 模拟酸雨对亚热带典型树种青冈、杉木土壤环境的深度解析: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响应.docx
最近下载
- ISO 14067-2018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中文版).docx VIP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高等数学(II)》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x VIP
- DB42T 2141.1-2023 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导则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 《网上支付与结算》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x VIP
- 计数型MSA测量系统分析报告(模板).xls VIP
- 电线电缆资质认证认可介绍.doc VIP
- 第12课 明朝的兴亡 (5).pptx VIP
- 乙醇的MSDS.doc VIP
- 旅游类短视频对旅游目的地影响.docx VIP
- Methanol甲醇MSDS.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