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机与垫板间夹紧装置的设计(含全套图纸).doc

压力机与垫板间夹紧装置的设计(含全套图纸).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套CAD图纸或资料,联系qq 695132052 1引言 传统的压力机与垫板间的夹紧机构采用手动操作,这在现代化生产实际中,已远远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的控制技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电器方法、机械方法、液压方法、电气液压方法以及气动方法等等,均可以用来实现自动控制。其中,机-电-液一体化设计已成为当代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沿用已久的分工脱节,各管一段的设计方法,不仅耗时,而且难以获得一体化系统的最佳设计结果。 本设计引入了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理念,寻求有效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来实现压力垫板夹紧的自动控制。 机械装置设计的重点是利用螺旋传动实现螺杆的上升、下降。因此,螺杆设计是本设计机械部分的核心。要求齿轮啮合传动安全、可靠、效率高,螺杆与螺母的传动能够自锁,有安全保障。 螺杆由452.1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2.1.1 原始数据 (1) 夹紧头的夹紧力为10吨。 (2) 夹紧过程小于10秒钟。 (3) 夹紧的行程为20 mm。 (4) 系统压力为16 MP。 2.1.2 设计要求 (1)夹紧头夹紧后要求有自锁。 (2)整个夹紧装置中的八个夹紧头动作可以分别控制,以便于测试与检修。 (3)综合考虑机械、电气与液压控制的结合。 (4)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使夹紧装置结构紧凑,美观,制造、维修成本低。 2.2 拟定设计方案 驱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液压缸,单级齿轮传动1、2,螺旋-螺母传动。齿轮用键与螺母联结。具体用液压马达来带动齿轮1旋转,通过齿轮1、2的啮合传动将动力传递给自制螺母。将螺杆即夹紧头径向固定,使其通过与螺母的螺旋传动能够沿轴向上升、下降,从而实现夹紧或放松垫板的目的。通过液压缸活塞杆在垂直方向上的伸缩,实现夹紧装置的摆进、摆出。即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时,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整个夹紧装置摆出,并锁紧。反之,活塞杆缩回时,整个夹紧装置能够摆回,等待下一次的夹紧。整个系统实现夹紧-放松-摆进-摆出四个动作。 液压缸与液压马达的驱动由液压控制系统来实现,通过液压系统元件来实现液压缸的调速和液压缸与液压马达的换向。电动机与液压系统中的电磁换向阀和压力继电器的控制由电气部分实现,本设计引入了PLC来进行对电磁换向阀和压力继电器的控制,而电动机则用星-三角启动[1]。 2.3 确定系统的机械参数 滑动螺旋传动主要是承受转矩和轴向力。因轴向力的作用,螺旋副旋和面间的压强很大,而且相对的滑动速度又大,所以,其主要的失效形式是螺纹的磨损[5]。 2.3.1 确定螺杆参数 (1) 计算螺杆中径 由给定参数:夹紧力10 吨 夹紧时间t=15 s  夹紧行程S=20 mm 计算得 V=20×10-3/15=1.33×10-3 m/s     F=10×103×9.8=9.8×104 N 螺杆采用碳钢或是合金钢制成,由于本系统是低速重载的一般传动,采用45号钢或50钢均可。 螺杆中径=ξ (2.1) × = 根据圆整要求,取=36 mm 查得P=3 mm 式中参数:ξ-梯形螺纹,ξ=0.8      φ-传动精度高和要求寿命长时取φ=4      [ P]-滑动螺旋副材料的许用比压,16 MPa (2) 确定扭转力矩  tgφ=S/π =/ (2.2) 所以 Ft =n·P·Fr/π·d2 =3×9.8×104/π×36 =2.5995×103 N 计算得  T=Ft ·d2/2 (2.3) =2.5995×103×18 =4.679×104 N·mm (3) 耐磨性计算 螺纹的磨损与很多因素有关,重要的有螺纹工作表面的压强、相对滑动速度、粗糙度和润滑状态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压强和滑动速度。相对滑动速度一定时,压强越大磨损越大。因此,滑动螺旋的耐磨性计算,就是限制螺纹工作面上在某一滑动速度下的压强P,使之小于相应滑动速度下材料的许用压强[P]。 因为 (2.4)       = = 所以=36 mm合格 耐磨性条件为 : P=F/A=F/z·π·d2·h (2.5) =9.8×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