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兹华斯《致杜鹃》 华兹华斯《致杜鹃》。更换代表作,原为《咏水仙》。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诗人的代表,是英国乃至欧洲浪漫主义诗风的开创者。 华兹华斯的自然诗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代表作有《咏水仙》、《致杜鹃》、《坎伯兰老乞丐》、《孤独的收割人》、《我们共七个》、《丁登寺》等。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爆发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文学运动。产生于18世纪末的德国和英国,在19世纪上半叶影响到整个欧洲并达到繁荣时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特征:一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和理想性;二是大自然的意象成为重要的情感载体;三是艺术形式自由,主张打破诗歌的韵律的束缚,主张采用日常语言来表示自己对陈规旧俗的蔑视。
“湖畔派”诗人
湖畔派诗人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北部的昆布兰湖区,都主张“回到大自然中去”,以诗赞美湖光山色,并以此与现代文明弊端相抗衡,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有人认为湖畔派诗人代表英国消极浪漫主义倾向。
华兹华斯自然诗的主要特点:
A他以英国特有的绿野、灌木、花丛、湖泊、丘壑、鸟雀等自然风景和生物为表现对象,歌咏其灵秀之美。
B他将自然与文明对立起来,认为自然具有神性,感受自然、融入自然,是提升精神境界、实现生命本质的重要途径,而文明会使人的心灵钝化,精神堕落;同时,他也在探索文明人回归自然之路。
C更可贵的是,他把农人、乡村生活作为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笔下的乞丐、收割者、农人、乡村儿童,地位虽卑微,生活虽困苦,但都与自然保持着和谐关系,生命自有其尊严和价值。
D诗作形式和格律自由舒展。不须受古典主义诗歌戒律的束缚,语言清淡、朴素、平实。
《致杜鹃》的主题
《致杜鹃》是一首赞美杜鹃的抒情诗。诗人没有从体形、颜色、动态等实体性方面描写杜鹃,而是集中笔墨描写杜鹃美妙的啼鸣声,并由此引发回忆和联想,创造出别具一格、优美动人的意境,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致杜鹃》选文的艺术特色(重点难点二:描写杜鹃的角度,诗人与杜鹃之间的联动关系)。
A诗人在第一诗节就称杜鹃是“欢畅的新客”,是“飘忽的音波”,既点出了其在新春鸣唱的习性特点,也确立了全诗描写杜鹃鸣叫的两个角度:声音的欢畅和神秘。全诗连续用了“欢畅的新客”、“咏赞阳光与花枝”等短语,以凸显杜鹃在春天鸣唱的快乐、欢畅和喜悦之情;又先后用“飘忽的音波”、“无形的精灵”、“一团神秘”、“不露行迹”等短语,表现其鸣唱的灵动、飘忽、神秘之美。两个角度相互交织烘托,把杜鹃鸣唱赏心悦耳又不可言状的情态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B重点描写杜鹃与诗人之间的联动关系。诗人先是听到杜鹃久违的欢畅鸣叫,感到由衷的快乐;随后诗人转入回忆,追忆童年,而其中最令诗人缅怀的是当年试图寻觅杜鹃踪迹而不得的情景,童心童趣跃然纸上;最后扩展联想,想象杜鹃美妙的歌声将人间装点成“飘渺的仙界”。诗人通过对杜鹃鸣唱的聆听、回忆、寻觅、联想,与杜鹃建立起持续的契合、呼应、对话关系,在灵犀相通中,源源不断地接获来自杜鹃所代表的自然给予自己的精神养分和灵魂启迪。诗人认为,人类一旦与自然建立了这样一种和谐关系,世界也会变得无限美好,大地会成为精神的乐园。
C采用移情手法,将人类情感灌注于杜鹃,从而建立抒情的基础。
D大量运用比喻,展现杜鹃意象的丰富性和多面性。
拜伦《唐璜》,大纲更改代表作,原为《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1、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19世纪初期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2、代表作品。
诗集《闲暇的时光》《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
抒情诗《当初我俩分别》《雅典的少女》《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未完成)《希隆的囚徒》,以及“东方叙事诗”(《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科林斯的围攻》等, 诗中的主人公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诗剧《曼弗雷德》《该隐》。
政治讽刺诗《审判的幻景》《青铜世纪》。
“拜伦式英雄”
拜伦笔下的“英雄”都是一些“孤独绝望的反抗者”,具有以下共同的精神特征:抑郁孤独,桀骜不驯,鄙视一切;明知反抗的结果是失败,但仍然在绝望中对社会进行不妥协的反抗,而反抗也常常以悲剧而告终。这些人物有拜伦本人强烈的个性色彩。
《唐璜》的主题
它通过西班牙贵族青年唐璜的漫游历险和抒情主人公的观感议论,讽刺和批判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政治的黑暗、上层社会生活的虚伪和保守。
选文的主题(主题的时代性与战斗性)。
爱国主义。《哀希腊》的爱国主义主题建立在古今对比的基础之上。
A诗人从“文教”和“武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