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柴达木地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规划
一、必要性
1、是保护柴达木地区生态环境,构筑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需要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任务异常艰巨,柴达木地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退耕还林还草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区域水土流失、草地退化和沙化十分严重,水资源匮乏,物种生存条件不断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为解决生活用能而乱砍滥伐是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清洁能源的推广和使用,可以提供优质的可再生能源供应,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增加农村能源供应量,大大减少薪柴的砍伐量,缓解常规能源供需矛盾压力,从而有效保护林、灌、草植被。以沼气池、太阳灶和节柴灶为例,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生产沼气350立方米,可替代薪柴2500公斤,相当于3.5亩林地年生长量;一台太阳灶年可节约薪柴0.75吨,相当于2亩林地年生长量;一台节柴灶年节约薪柴约0.5吨,相当于约1.5亩林地年生长量。因此,改变柴达木地区的农村牧区用能方式,解决农牧民采暖和烧的问题对巩固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成果,推进柴达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稳步实施,改变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2、是解决柴达木农牧民生活用能问题,改善藏区生产生活条件的需要
薪柴、秸秆、牛粪是目前柴达木地区农牧民生活用能的主要原料。随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如何缓解区域生活燃料日趋紧张局面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将太阳光、风、农林废弃物及人畜粪便转变为可再生能源,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等商品能源,有效增加区域的能源供给,优化区域能源消费结况,使昔日烟熏火燎的老式柴灶被洁净的厨房取代,为农牧民提供光明、温暖、清洁的生活环境,从而改善农村牧区卫生环境,丰富农牧民业余文化生活,减少疾病,增强健康水平,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同时,清洁能源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肥料和电力能源,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加强清洁能源建设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关注柴达木地区民生问题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治的重要内容,能改变农牧区“柴草乱放、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粪土乱堆、畜禽乱跑、苍蝇乱飞,烟熏火燎”的“脏、乱、差”生活环境,带动农牧民认识科学、学习科学,增强科学文化素质,增进乡村文明。同时,通过清洁能源建设,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三位一体”、“五配套”、“一灶一炉”等系统工程,实现种养业并举,能流、物流良性循环,不产生污染物的能源生态模式。农村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也将大大优化广大藏区农村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了农牧户商品能源投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活水平。清洁能源建设还带来了对技术服务的需求,也为农村牧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能有效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是一项惠及大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必将有力促进区域农村牧区管理的民主化,促进和谐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
4、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少数民族居住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实施重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帮助贫困人口尽快摆脱贫困,尽快步入小康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政策和区域政策。柴达木地区是青海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蒙古、藏、回、哈萨克、土、撒拉、满、壮、维吾尔、东乡等30多个民族。区域生态环境相对严酷,生产水平发展迟缓,经济发展水平低。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我省藏区的重要生态惠民政策,也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对加快柴达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缩小与其它地区的差距,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
二、建设条件
1、社会经济条件
柴达木地区行政区域包括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除格尔木的唐古拉乡、天峻县外的全地区。即格尔木市(除唐古拉山镇)、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大柴旦行委、冷湖行委、茫崖行委所辖区域。全区21个乡镇,234个村委会(其中80个牧委会)。截至2008年,乡村户数3.02万户,乡村人口12.69万人,乡村劳力7.8万人,其中牧业户6608户,牧业人口26648人,劳力13337人。区域通有线电视的村数98个、通公路村数186个、通电村数183个、通电话村数203个、自来水受益村数159个,分别占全区总村数的42%、79%、78%、87%和68%;有集市贸易市场8个。柴达木地区耕地面积52.39万亩,全部为水浇地。2008年,区域农作物播种面积42.5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59万亩,粮食总产7.85万吨,其中春小麦和青稞是主要粮食作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影视基地项目运营方案.pptx VIP
- (ppt)P.E.T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父母效能训练学员手册.ppt VIP
-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完整版.pdf VIP
- 静压管桩监理实施细则.pdf VIP
- 新时代研究生学术英语综合教程2(崔岭)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GB55037-2022建筑防火通用规范.pdf VIP
- 【中考真题】2024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doc VIP
-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模板工程施工.ppt VIP
- 医学影像学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5及以后5年中国无磁钻铤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